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汲取红色经典中的奋进力量
  

□刘春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用好红色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要保护好、运用好红色资源,加强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发扬优良传统、赓续红色血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时代新风新貌。
  红色经典洋溢着浓郁的爱国之情。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深受帝国主义的欺凌,民族陷入危亡,极大地激发了中华儿女的爱国热情。在1942年召开的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毛泽东同志肯定了文艺工作的重要作用:“在‘五四’以来的文化战线上,文学和艺术是一个重要的有成绩的部门。革命的文学艺术运动,在内战时期有了大的发展。”无数仁人志士以革命文艺作为战斗的武器,积极投身到火热的革命斗争中。面对大片国土沦陷在日寇的铁蹄之下,一批洋溢着高涨的爱国激情、张扬着不屈民族精神的文艺作品相继问世,激励着中华儿女奋起反抗日本侵略。新中国成立后,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抗美援朝等保家卫国行动中,文艺工作者表现出了高度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倾注了中国人民热爱家园、建设祖国、追求和平的真挚情感。不胜枚举的爱国主义红色经典,展示了对祖国的挚爱,宣扬了强烈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为社会进步、为中华民族自信自强地屹立于世界东方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
  红色经典张扬着豪迈的革命激情。中国的革命,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夺取政权,而是真正意义上的除旧布新,是新的生产力、生产关系的诞生,是新文化的崛起,是新的生活观念的普及。中国共产党人是真正的革命者,他们以大无畏的革命气魄,敢于斗争、敢于胜利。革命文艺工作者秉承这一革命激情,散发着豪迈的气魄,形成了革命浪漫主义的艺术特点。在战争年代,对于日本帝国主义和一切敌人,革命文艺工作者的任务是在暴露他们的残暴和欺骗,并指出他们必然要失败的趋势,鼓励抗日军民同心同德,坚决地打倒他们。在建设时期,革命文艺工作者又鼓舞人们发扬革命精神,向生产进军,积极建设新中国。伴随着轰轰烈烈的社会革命和生产革命浪潮,红色经典以充满高昂的革命激情催人奋进,一往无前。
  红色经典葆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有着坚定执着的理想信念,不论生存环境多么艰苦恶劣,始终恪守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在为人民谋利益、为民族谋复兴、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鼓舞下,历经千辛万苦,逐渐由小到大、由弱到强,最终形成所向披靡的强大力量。中国革命的成功是共产党人的胜利,也是人民的胜利,更是坚定的理想信念鼓舞下的胜利。新中国建设时期,也是在实现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鼓舞下,全国各族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团结一心、攻坚克难,敢于在一张贫穷的白纸上书写最新最美的图画。革命文艺作品中塑造了大量共产党人形象,这些作品故事情节生动感人,人物形象鲜明饱满,起到了积极的激励引领作用。这些人物形象,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进行的抗争与追求,正义与英勇,奉献与牺牲,不管处于何种境地,都坚守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信念,对革命无限忠诚,对实现共产主义殒身不恤,以满腔的热情兢兢业业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中去,在工作中闪烁青春的光彩,彰显着生命的价值与意义。红色经典中的人物形象,一次次激荡起人们的情感共鸣,散发着恒久的魅力,给人以巨大精神鼓舞,激励人们克服艰难困苦,为中华崛起而踔厉奋斗。
  红色经典澎湃着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人生观和生活态度,它表现为中国共产党人对革命事业充满希望,不畏艰难困苦,始终保持高昂士气,积极面对革命征程中的苦乐顺逆。这种精神不仅激荡在两万五千里长征的艰苦跋涉中,更充盈在百年党史的砥砺奋进中,是党战胜一个又一个巨大挑战、取得一个又一个奇迹的重要精神力量。红色经典积极地阐发着这一乐观生活态度,不管是战争年代的战士还是和平时期的建设者,所有的正面形象都彰显了广大群众对生活的乐观、对工作的热情、对事业的不懈追求。红色经典所澎湃着的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是对革命者精神世界的真实写照,映射出他们的生活观、价值观和大公无私的境界,深化了对革命意义的理解和阐发,激励人永葆积极向上的乐观心态和进取精神,在挫折面前不气馁、在困难面前不低头,用理性、正义、善良之光照亮生活。
  (作者单位:德城区委党校)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汲取红色经典中的奋进力量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3 版:观点】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