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平原健全社区就业促进体系——
“微业”拓宽群众就业路

社区开展仿真花制作微技能培训


  

□本报记者唐晓颖 本报通讯员王丁 班伟
  5月8日,平原县桃园街道桃园新村社区工坊内,居民贾艳梅与工友正为名旦服饰有限公司赶制订单。“感谢县里开展的‘社区微业’行动,我在家门口找到了工作,既不耽误照顾老人、孩子,每天还有100元左右的收入。”她高兴地说。
  社区工坊是桃园街道利用闲置用房设立的工作场所,他们与名旦服饰有限公司合作,招收有缝纫基础的居民从事订单生产,目前帮助113名妇女家门口就业。
  为拓宽城乡居民就业渠道,平原县开展“社区微业”行动,以社区党组织为主导,健全社区就业促进体系,整合信息、岗位等各类资源,为居民提供“微就业”“微创业”“微培训”等服务。去年以来,累计开发就业岗位1700余个,为1550人提供就业服务,帮助920人顺利就业。
创造新机遇 家门口有活干有钱赚
  王秀兰家住龙门街道南城社区,57岁的她今年找到了工作:在“微就业”手工坊做绢花。“我之前在家照顾孙子,去年他上小学后,我的空闲时间多了,就想出去找个活干,但年龄大、没技术的现实摆在眼前。”王秀兰说,“年初我去了趟社区的人社驿站,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找到了现在的工作。计件发工资,也不耽误接送孙子。”
  南城社区党总支书记李振介绍,社区成立了“微就业”手工坊,整合本地绢花、包装类企业和分散经营的加工点,承接绢花、手提袋等来料加工项目,已帮助120余名中老年及残疾居民找到了工作。
  依托县、乡、村三级就业服务体系,平原县建立了“县级抓推进、镇街抓落实、社区抓实施”的“社区微业”工作机制。健全基本就业服务援助+专项就业政策援助+特定群体就业援助+急难就业援助的“四位一体”就业援助制度体系,将零就业家庭、低保家庭以及长期失业等特殊人员纳入援助范围,建立社区就业援助台账,加强动态管理。
  他们盘活用好社区资源,依托党群服务中心、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吸纳社区就业资源,链接人力资源机构、培训机构、创业孵化基地等社会组织,形成了政府、市场、社会协同发力的“社区微业”推进格局。
服务更精准 社区里建起人社驿站
  4月15日,“社区微业”专场招聘会在德原街道零工市场举办,吸引了众多求职者参加。与以往不同,这次招聘会把社区的人社驿站“搬”到了现场。“我们结合用工单位的招聘信息,为求职者提供一对一服务,有针对性给出指导意见。”德原街道新城社区人社驿站就业指导员张颖慧介绍。
  5月8日,走进龙门街道莲花池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人社驿站的标识格外醒目,就业指导员张勇忙着更新社区招工信息。“就业需求排摸、就业岗位筹集、就业供需匹配等,这些都是我的工作职责。”张勇说。
  莲花池社区贺家行小区居民耿传秀因视力三级残疾一直未找到合适的工作,今年2月张勇走访了解情况后,为她解读就业政策、推荐工作岗位,帮助耿传秀找到了匹配的工作——社区人社驿站公益性岗位。
  在开展“社区微业”行动中,平原县打造“原满就业”服务品牌,建立人社服务网点72个、人社驿站436个,选优配齐就业指导员785人,并整合社区工作者、网格员、公益性岗位人员组建就业服务队。依托多元化服务阵地,组织社区招聘活动,前4个月开展23场“社区微业”招聘活动,帮助760人就业、30人创业。
岗位多元化 “微培训”带来真本领
  4月20日,平原县人社局在桃园街道乡村振兴服务中心组织创业技能公益课,教授新手开店、流量推广、店铺运营等电商知识,并免费进行相关培训。
  这次培训让张麻子村村民冯立辉受益良多,一直想创业的他发现了网络销售商机,随后与同村的几名村民成立了千川(平原)商贸有限公司。“社区免费提供了闲置场所用于生产,就业指导员还帮我们创建直播号。公司刚起步,现有20名妇女生产窗帘,每天网上销售量30至50个,相信以后会越来越好。”冯立辉说。
  平原县聚焦职业技能养成和岗位开发,充分挖掘社区就业公共服务潜能,定期开展微技能培训进社区活动,探索“一社区一特色”的培训模式,因地制宜开展手造类、电商类、艺术类等特色化技能培训。
  建立云帆助农电商直播基地,开展本地农副产品甄选、特色农产品推介、品牌营销、主播培训等项目;成立主播培训学校,邀请知名网红、专业公司营销经理进行专业课程讲解,打造本地特色网红IP及专业直播团队,拓展居民自主就业渠道;建立供应链中心,借鉴短视频内容优势,延伸直播带货利益增长链,形成集生产加工、直播销售、物流运输为一体的产业链,进一步促进就业创业。今年以来,开展“微培训”27次,受益群众900余人次。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微业”拓宽群众就业路
  本文所在版面
【第 B1 版:社会·民生】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