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借势“两河牵手”工程实施,推进农文旅深度融合——
莒东社区:沉沙池畔绘新景

俯瞰莒东社区。记者路龙帅摄


公交车“开进”社区


居民修剪家门口的杏树


  

□本报记者胡兵本报通讯员庞占英
  站在禹城市莒镇莒东社区最高处,西面的沉沙池湿地尽收眼底:黄河水通过引黄干渠进入沉沙池引水口,随着水流降速,大量泥沙沉淀下来,经过沉沙池的过滤,又从出水口重新流回干渠,黄河水和引黄干渠水呈现出黄绿两种颜色。
  “这是沉沙池湿地特有的景色。”5月19日,莒镇镇长许红艳说。毗邻引黄干渠的莒东社区,由东赵、北徐、南许、赵堂、任庄5个自然村搬迁融合而成。按照德州市“两河牵手”工程规划,该社区将依托沉沙池打造一处“沙岛绿洲”,助力实现乡村振兴。
村名见证历史
  “由于是整村搬迁,村里留下的老物件非常少,只有一个石槽和石碑。”5月19日,莒镇党委委员陈磊和居民代表在莒东社区服务中心座谈时说。翻看着村史材料,陈磊嘱咐社区“两委”要抓紧时间总结梳理各村的历史。
  谈起各村来历,莒东社区70岁居民王洪友娓娓道来。明朝洪武年间,各地遭遇战乱,人口凋敝,南许、东赵、北徐先后从山西洪洞大槐树迁居而来,任庄从临清小闸口、赵堂从莱州高密县来到德州。“赵堂村的祖先赵伦自高密县迁到此处建村定居,后又在村南建起一座庙堂,因此得名赵堂村。赵姓人家由山西省洪洞县迁到此处定居,以姓氏命名为赵庄村,后因村子位于莒镇正东,又改名为东赵村……”王洪友如数家珍,“村名见证着各村的历史。”
  陈磊介绍,莒镇位于禹城市南部,地处禹城、齐河、荏平、高唐4县市交界地带。莒东社区位于莒镇东部,北临伦镇寺前李村,南临齐河王堂村,西靠引黄干渠,东临齐河孙庄村。“2012年开始,5个自然村启动整村搬迁,2019年建成莒东社区。”陈磊说。
修渠增产村民“上楼”
  历史上,村民们过的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家生活,住的是低矮的土坯房。
  “1946年6月德州解放,进行了土地改革。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我们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好。”70岁居民李桂华说。5个自然村都在引黄干渠东岸,刚解放时村村都是土路,出行很不方便,生产条件也比较差,种什么产量都不高,“总体来说就是一个字,穷。”李桂华说。
  “黄河干渠的建成,为村子发展带来希望。”王洪友回忆起修建干渠的过程。那时,村里为了修渠引水,家家户户都必须出工,用的是“人海战术”,使的是最简单的小推车、铁锨等工具。1973年至1974年,禹城在民间建设“南天坝”的土围基础上,大规模建设引黄干渠,以解决莒镇、李屯、辛寨三地的农业用水问题。引黄干渠利用黄河水的自流性,将建渠与筑坝有机结合,使引黄水从东往西自然流淌,解决了禹城南部部分高旱地的引黄灌溉问题。“引来黄河水之后,粮食产量逐年上涨,还分出一部分地种树,各村的环境也是越来越好。”王洪友说。
  2012年,莒东社区启动建设,2019年建成,实现5个村整体搬迁。走进莒东社区,道路两旁都是两层连体独院,目前共有481套。在李桂华家中,冰箱、电视、空调一应俱全,“家用电器齐全,出门买东西也很方便。”李桂华说。新社区路面是硬化水泥路,晚上有路灯,每家每户都有独立小院,停放着拖拉机、收割机等大型农机具。此外,社区内还设有卫生室、百货超市、农资超市等服务设施,建有一处社区广场,成为居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农文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
  生活环境好了,但莒东社区居民的收入来源还是务农和外出务工,未来该怎么发展?这个问题记者在沉沙池湿地规划图中找到了答案。
  在沉沙池引水口,莒镇工作人员拿着湿地规划图介绍相关建设情况。依托沉沙池景观,该镇将打造以“沙岛绿洲·探险圣地”为主题,以生态观光、郊野探险、社区服务为特色的生态游体验地,“计划建设湿地植物科普馆、主题餐厅、儿童沙地乐园、青少年沙地乐园、沙地露营、丛林野战CS等文旅项目,同时借助沉沙池周围沙土资源开辟花生种植区域,让游客体验采摘的乐趣。”许红艳说。
  据了解,莒镇“两河牵手”文化廊道暨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共涉及4个村(社区),目前正在实施堤顶路扩建、村内道路硬化、休闲广场修建、美化绿化等工程。“下一步,我们计划在莒东社区西北角建成一处观景平台,配套建设儿童娱乐设施,打造亲子游场景,让游客充分体验河沙文化。”许红艳介绍。此外,他们还将利用附近村内闲置的民房和厂房,通过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村集体自主招商等方式,开发四合院民宿、农家乐餐饮等项目,进一步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实现村强民富。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莒东社区:沉沙池畔绘新景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2 版:要闻·综合】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