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黄河水、徒骇河水两水在此相遇不交汇——
武庄村:引黄渡槽架起“立交河”

站在武庄村村西头,就可看到引黄干渠武庄渡槽。记者路龙帅摄


老支书武光岭站在村碑前介绍武庄村概况


  引黄干渠两岸绿树成荫、道路平整,受到骑行爱好者青睐


  

□本报记者 张明昭 本报通讯员 庞占英
  站在禹城市安仁镇武庄村村西头,一个“河上有河”的奇观近在眼前——滚滚黄河水通过引黄渡槽流向远方,渡槽下碧绿的徒骇河水静静流淌。
  “武庄渡槽作为引黄的‘水上立交’,槽身采用了国内解决渡槽大跨度的新技术——三向预应力结构,集水利工程的巍然大气与景观工程的精细美妙于一体,已成‘两河牵手’工程的亮丽景观,为武庄村未来发展带来新机遇。”5月10日,武庄村党支部书记武可元介绍。
伴河而生小乡村故事多
  武庄村地处黄河下游平原地区,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和水资源,现有村民200余户、600余人,村内有王、周、许、武四大姓。
  据武可元介绍,明洪武年间,德州遭遇战乱,人口凋敝。武氏祖先从潍坊青州、诸城迁居于禹城市房寺镇石佛寺村,后来分家,其中一户迁到徒骇河南岸的小邹村。当时,村内有邹姓和许姓两大家族,随着邹姓家族没落,村名改为许武村。直到上世纪20年代,武姓人口占村内绝大多数,村名又改为武庄村,沿用至今。
  历史上,武庄村曾有一个渡口码头,沿徒骇河运输的商品在此中转,久而久之就在武庄村形成了一个大集。附近村民逢五逢十就来赶集,武庄村商业获得发展,那时候村里有三家油坊、一家中药店,很多村民经营小吃店、百货商店,武庄锅饼远近闻名。上世纪40年代,中医武文畔在村里经营了一家中药店,乐善好施,遇到穷人就诊从不收钱。新中国成立后,武文畔主动把自家药店和药方捐献给了国家,在当地传为佳话。随着武庄桥的建立和徒骇河航运的没落,武庄大集在上世纪60年代也取消了。
挖河修渠巧建水利奇观
  传说,大禹治水时,带着徒众来到一条河边,刚要测量水深,遇到洪水暴发,数米高的浪头一下子就卷走了10多人。徒众们惊骇万状,纷纷往高处躲避。这条河是徒众们受惊骇的地方,故此命名为“徒骇河”。
  徒骇河自得名“徒骇”开始,就是一条难以驯服、危害四方的“害河”。历史上,徒骇河曾多次泛滥,殃及两岸百姓。武庄村就在徒骇河南岸,村民深受其害。
  新中国成立以来,当地党委政府带领干部群众兴修水利,治理徒骇河水患。据《禹城县水利志》记载,1966年至1979年,是禹城水利工作大发展时期,徒骇河的干支流河道均按“六四型”排涝、“六一型”排洪标准进行了全面治理。“每年秋末冬初,水利部门都会组织各地农民自带工具、车辆和被褥,来这里出河工。”武庄村原党支部书记武光岭回忆说,当时很多村民家中都住过外地河工。“要想吃馍,深沟大河”,这是当年人们苦干实干的口号,一天三顿吃窝头、大锅菜和咸菜,喝大渣子粥,偶尔吃一顿白面馍就像过年一样。经过多年建设,过去兴风作浪的徒骇河,被改造成造福一方的幸福河。
  上世纪70年代,为引黄济津,在武庄村修建了武庄渡槽。渡槽就是两端与渠道相连接的桥梁式水槽,也叫过水桥,主要输送水流跨越河渠、溪谷、洼地和道路,一般由砌石、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等材料建成。
  原武庄渡槽1971年开始修建,1972年投入使用,是单孔开放式钢筋砼板梁结构,设计流量每秒80立方米。1984年在附近又建了同类型窄渡槽一座,设计流量每秒20立方米,黄河水经过东西两条渡槽顺利跨过徒骇河向北流淌。这两条渡槽是德州城乡居民生活用水和引黄济津、济冀的重要输水渠道。
  经过多年运行,两条渡槽老化严重,引黄供水能力下降。“为扩大总干渠输水能力,2012年,在两条渡槽之间重建了新的武庄渡槽,新渡槽设计流量每秒120立方米,能够更好保障城乡供水安全。”安仁镇人大主席孙义介绍,武庄渡槽是引黄总干渠跨越徒骇河的交叉建筑物,引黄河水源跨过徒骇河,经尚庙闸流入马颊河,最终完成城乡供水需求。
融合发展筑牢振兴基础
  “我们是专程从禹城市里开车过来的,既看到了‘立交河’的壮美景观,又在大棚里采摘了甜瓜。”正在武庄渡槽品尝甜瓜的游客张新玲说。站在武庄渡槽上眺望徒骇河,只见红绿相间的沿河公路、健身步道、骑行车道宽敞笔直,乔木、常绿灌木错落有致,景观带花卉美不胜收。
  接下来,武庄村紧跟“两河牵手”工程建设步伐,坚持绿色生态理念,以武庄渡槽为中心,实施规划渡槽时代记忆馆、玻璃栈道等景点建设,打造一批有质量、有流量的网红景点。
  “我们将结合自身水网密布、水系发达的资源优势,深度挖掘渡槽文化价值,以点带面,推动特色农业产业与乡村休闲旅游深度融合,培育乡村游、生态游、观光游、农事体验游等农文旅融合产业,不断筑牢乡村振兴产业基础。”武可元介绍说。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武庄村:引黄渡槽架起“立交河”
  本文所在版面
【第 3 版:要闻·综合】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