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强化血压管理 干预要趁早
  

本报记者滕璐 本报通讯员侯进
  每年的5月17日是世界高血压日,旨在唤起人们对高血压防治的重视,普及高血压防治的科学方法,从而帮助更多人长期管好血压。高血压是诱发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也是国内患病人数最多的慢性病之一,高血压的患病率总体呈增高趋势,近年来青年人群中高血压患病率上升趋势更明显,然而目前仍有很多人并不重视。何为高血压?高血压如何防治?德州市立医院胸痛中心总监、心内科主任吴文哲为您解答。
  由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组织修订的《国家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指南2020版》中指出,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诊室血压测量收缩压≥140mmHg(毫米汞柱)或舒张压≥90mmHg时即可确诊为高血压。家庭连续规范测量血压5至7天,平均血压≥135/85mmHg可考虑诊断为高血压,建议就诊。
  “在接诊过程中,发现有的患者测量血压的方式不对,科学测量血压需要注意这样几个方面。”吴文哲说,房间安静,温度适宜,测量前30分钟避免吸烟、饮酒、喝咖啡、进食和运动,保持坐姿并放松5分钟,测量时保持安静;使用经认证的上臂式家用自动电子血压计,不推荐腕式血压计、手指血压计等进行家庭血压监测,电子血压计使用期间应定期校准,每年至少1次。
  “高血压的常见症状有头晕、头痛、疲倦、心悸等,但是没有症状不代表没有患上高血压,一些患者在感觉不到任何不适症状的情况下,就已发生了器官损害。”吴文哲说。因此,18岁及以上成年人需定期自我监测血压,至少每年测量1次血压,关注血压变化;超重或肥胖、高盐饮食、吸烟、长期饮酒、长期精神紧张、体力活动不足等高危人群应经常测量血压。
  高血压是引发心血管疾病的三大重要危险因素之一,血压的防治要做到“尽早干预、长期管理”。“我们提倡高血压患者在家自测血压和加强自我管理,血压达标且稳定者,每周至少自测1次。”吴文哲说,血压未达标或近期调整降压药物的患者,应增加自测血压的次数,每天早晚各监测一次血压,直至血压稳定或者达标。
  吴文哲建议,大家应坚持运动,经常性的身体活动可预防和控制高血压,同时限制食盐摄入,减少摄入富含油脂和高糖的食物,限量使用烹调油,多吃蔬菜和水果。高血压患者应遵医嘱按时服药,定期随访,以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生风险。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强化血压管理 干预要趁早
  本文所在版面
【第 B3 版:健康】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