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义渡口镇鑫齐家庭农场探索推广果蔬间作——
桃林种大蒜 每亩增收近万元

鑫齐家庭农场负责人付学民(右)与工人一起收蒜薹


  

□本报记者 刘春杨 本报通讯员 侯晓雅
  眼下正是蒜薹收获的季节,在陵城区义渡口镇孙油坊村的鑫齐家庭农场,绿油油的蒜薹长势喜人,毛茸茸的桃子清新可爱。桃林边,摆放着农户刚收割的新鲜蒜薹,微风吹过,蒜香四溢。
  桃树下面种大蒜,是收益比较高的种植模式。“大蒜能抗害虫和真菌,能阻止缩叶病对桃树叶片和果实的危害;桃树根系比较浅,不会与大蒜的根系竞争。”农场负责人付学民边采收边介绍。作为镇上的农业带头人,他潜心琢磨技术,带动村民致富。
  2016年,鑫齐家庭农场开始种植桃树,面积60余亩,主要种植油桃、毛桃、蟠桃等13个品种。为了增收,付学民不断尝试,桃树下面种过蒲公英、灰菜、荠菜等。经过多方比较,2022年,最终选择了林间套种大蒜的模式,实现了“一地两用”。
  “为了方便机械进出,我们选择隔行种大蒜,种了30多亩。蒜薹每亩能收300公斤左右,除去各项成本,每公斤有将近3元的纯利润。大蒜每亩可收1750公斤,每公斤市场价大约7元钱,每亩纯收入8000元左右。蒜薹和大蒜算下来,每亩合计增收近万元。”谈及种植成果,付学民滔滔不绝。他说,销路也不用担心,线上和线下的订单都有。在镇政府的介绍下,线下以订单式销售的方式对接合作商家,线上有电商平台拓展销路,可谓供不应求。
  农场管理需要投入大量人工,除了除草、打药、修枝、疏花疏果外,丰收采摘高峰期单日用工达30人。“我们都是附近的村民,在农场干活一天能有100元的收入,可知足了。”孙油坊村民王成坡高兴地说。仅这一个农场,每年就能带动附近打工的群众户均增收5000多元。
  像这样的家庭农场全镇有近百个。近年来,义渡口镇在发展特色农业上持续做文章、下功夫,充分发挥农业带头人的作用,因地制宜、因村施策,为乡村振兴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也让农民的腰包越来越鼓。“全镇将以乡村振兴示范片区为中心,持续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加快打造电商平台,不断拓宽群众增收渠道,真正实现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目标。”义渡口镇党委书记孙丽苹说。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桃林种大蒜 每亩增收近万元
  本文所在版面
【第 B2 版:三农·基层】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