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牢牢把握党的民族工作主线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杨书芳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民族工作,从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出发,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推动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其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贯穿于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全部实践,是认识和把握这一重要思想的根本所在、关键所在。
  中华民族共同体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的核心概念,是各民族在共同开拓祖国辽阔疆域、共同书写悠久中国历史、共同创造灿烂中华文化、共同培育伟大民族精神的历史进程中融聚而成的民族实体,是包括了我国今天56个民族和历史上存在过的族群的民族实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华民族共同体这一历史客观存在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是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过程中形成的中华民族共同心理意识,是国家层面最高的社会归属感、面向世界的文化归属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推动各民族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这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引导各族人民增强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治意识,这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内容。引导各族人民坚定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这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任务。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全面领导。要始终坚持从政治上把握民族关系、看待民族问题,把握好政治方向和政策尺度,保证民族工作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行。各级党委要认真履行民族工作主体责任,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依法管理、统战部门牵头协调、民族工作部门履职尽责、各部门通力合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格局。要坚持新时代好干部标准,努力建设一支维护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态度特别坚决、明辨大是大非立场特别清醒、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行动特别坚定、热爱各族群众感情特别真挚的民族地区干部,确保各级领导权掌握在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手中。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正确把握好“四对关系”。要正确把握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关系。明确哪些是各民族要坚守的共同性,哪些是差异性。在增进共同性的方向前提下尊重包容差异性,差异性不能够削弱和危害共同性,增进共同性也并不意味着要消灭差异性。要正确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各民族意识的关系。中华民族共同体与各民族是一体多元的关系,一体包含着多元并对多元具有统摄性,而多元有机地组成一体并支撑一体,各民族意识必须服从和服务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正确把握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中华文化是集各民族文化之大成,各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华文化是主干,各民族文化是枝叶。要正确把握物质和精神的关系。民族工作不仅要管好“肚子”,更要管好“脑子”。要赋予所有改革发展以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以维护统一、反对分裂的意义,以改善民生、凝聚人心的意义,让中华民族共同体牢不可破。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民族地区不仅面临补短板和追赶现代化步伐的“双重压力”,还面临加快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双重任务”。要发挥好中央、发达地区、民族地区三个积极性,对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生态保护区实行差异化的区域政策,优化转移支付和对口支援体制机制,把政策动力和内生潜力有机结合起来。要把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补齐就业、教育、医疗等社会事业短板,缩小公共服务水平方面差距,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加强高品质公共服务供给,不断增强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推动东中西部一体化发展,扩大民族地区对外开放水平,支持民族地区融入国内统一大市场,更好融入国际市场。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创建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双创建”为抓手,推动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我国各民族人心凝聚、团结奋进的强大纽带。要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建设,坚持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观,不断优化学科建设,调整教学科研方向,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相关教学和科研工作,着力解决被西方民族理论和民族话语左右方向的问题。全面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教学,履行宪法赋予的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责任。要加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宣介工作,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干部教育、党员教育、国民教育体系,构建中华文化特征、中华民族精神、中国国家形象表达体系。讲清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系,讲清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对西方一族一国民族理论的伟大超越。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提升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要顺应各民族大流动大融合的发展趋势,加快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充分考虑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实际,统筹城乡建设布局规划和公共服务资源配置,完善政策举措,营造环境氛围,逐步实现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
  (作者单位:市委党校)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牢牢把握党的民族工作主线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4 版:观点】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