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抢抓“两河牵手”工程机遇,从“为水所困”到“因水而兴”——
程官屯村:河清岸绿 宜居宜游

程官屯村党支部委员柴文军在巡河


程官屯村鸟瞰。记者 路龙帅 摄


  

□本报记者张明昭 本报通讯员 邱杨 徐展
  4月16日,60岁的程官屯村村民王献江看着地里绿油油的麦苗感慨地说:“麦子长得这么好,今年又是个丰收年。盐碱地变良田,日子越过越红火。”
  程官屯村隶属于德城区黄河涯镇,北临减河、头屯干渠,东临沙杨河,西邻东街村,南至德上高速、阳光路。该村建于明朝洪武年间,曾是军屯之地及封官赐地,距今已有600余年的历史。近年来,随着“两河牵手”工程的启动,程官屯村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英杰辈出传承红色基因
  程官屯村原名陈阳屯,靖难之役时毁于战火。战后,一名叫程申的官员带队从山西洪洞县迁来重新建村,因地处官道,故取名程官屯。该村离老德州城仅15公里,曾是重要的道路节点。前些年村西修路时,就曾挖出很多制钱和陶瓷碎片。
  据王献江介绍,该村人才辈出,清朝时曾走出5位秀才。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时期,还涌现出一系列英雄人物和革命先驱。
  王献江的父亲王殿魁就是其中之一。他于1946年响应号召入伍,同年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参加过孟良崮战役,一共当了6年兵,参加了12场战役,负伤6次。此外,村民秦福增17岁参军入伍,一路随部队打到福建,军旅生涯结束后,回村当了民兵连长;村民杨来之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战士,在上海战役中英勇奋战,壮烈牺牲,1958年5月被追认为烈士;村民杨书田1950年加入抗美援朝志愿军队伍,参加了上甘岭战役……
  斯人已去,正气犹存。如今,程官屯村瓦房林立,水泥路贯穿村庄,轿车进出农家院,一代代被红色基因沁润成长的程官屯村村民,大力发扬红色传统,在这里勤勉耕耘,为村庄发展作出贡献。
挖河治水盐碱地变良田
  程官屯村与水有着不解之缘。现在,村庄附近有减河、头屯干渠、沙杨河3条河流,水资源丰富,灌溉了周边6万亩良田。
  曾经,这3条河流让村民吃尽了苦头。上世纪70年代之前,村东的沙杨河经常发大水,导致村东形成了一个大水湾,成为盐碱地,只能生长芦苇。当时,一亩地只能收十几公斤粮食,村民根本吃不饱,于是很多人外出谋生。
  上世纪70年代,沙杨河和减河河道先后被拓宽挖深,昔日的盐碱地经过整治,成为亩产可达500公斤左右的良田。原来背井离乡的村民陆续回到村里,村中人丁兴旺,村庄也比先前扩建了三分之一左右。
  随着南水北调工程的启动,程官屯节点成为重要枢纽,黄河水流入沙杨河后分为三条线路:线路一,在头屯干渠闸向西进入五六河,穿减河、岔河、引黄济津倒虹吸工程进入南运河向天津、河北调水。线路二,黄河水通过程官屯扬水站在沙杨河取水,穿过减河流入九龙沟进入沟盘河水库,是保障城区供水的重要线路,同时也解决了减河以北6万亩农田的灌溉问题。线路三,在沙杨河与减河交汇处还有沙杨河程官屯闸,主要作用是调节减河与马颊河之间的流量和水位。
  现在,程官屯村建有1处扬水站,灌溉沟渠长3000多米,将河水直接送到田间地头,村民可以免费取水灌溉。过去兴风作浪的河水,如今为村民带来了幸福和丰收。
“两河牵手”带来发展新机遇
  2023年,我市实施“两河牵手”工程,程官屯村作为重要节点,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为了让头屯干渠北、沙杨河西焕发生机,该村先后种植了百余亩“两河牵手”绿化带,不仅防尘固沙,也改善了村庄的整体风貌。同时,沙杨河东1200米、减河南1000米国际马拉松赛道的修建,更是有效改善了村庄的交通条件。
  “原先村子周边都是土路,不仅通行不便,遇到大风天气就尘土飞扬,眼都睁不开。”道路的变化让程官屯村党支部委员柴文军深有感触,马拉松赛道的修建不仅拓展了城市运动空间,也让周边村民和过往市民通行更加便利。
  此外,该村九龙郊野公园和马拉松公园的建设也在稳步推进,建成后将成为我市新的文化旅游景点。
  乘着“两河牵手”的东风,程官屯村“两委”围绕“宜居先行,乐游渐进”的定位,启动了幸福田园村居项目。该项目将在展现乡村独特的田园魅力基础上,改善人居环境、优化乡村空间、加强乡村业态发展,成为黄河文化和鲁西北特色风貌的核心载体。“我们将继续深入推进农文旅融合和水文旅融合,统筹发展乡村景观、乡村民宿、乡村美食等旅游业态,让乡村焕发活力,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柴文军说。 扫码查详情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程官屯村:河清岸绿 宜居宜游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2 版:要闻·综合】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