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剃头匠:做天下“头等”事业

  朱殿封
  乡村是恬淡宁静的。
  然而,有一种“嗡嗡”的响声在乡村街巷穿行了300多年。
  “嗡嗡”声是剃头匠的“响器”发出的,业内叫它“唤头”,顾名思义:呼唤你前来剃头。铁制的唤头形似镊子,一尺二寸长(40厘米),剃头匠左手拿着它,右手拿一根五寸长的细铁棒,伸进“镊子”内侧中间猛力往外划,两根铁条撞击发出悠长的“嗡嗡”颤音。剃头匠挑着挑子边走边划,用唤头替代吆喝,将信息传递给需要剃头的人们。使用响器时,剃头匠们谨遵规矩:过桥不划,怕惊扰了龙王;遇庙不划,怕冒犯神明;路过剃头铺、棚不划,怕打扰同行。
  每当这种“嗡嗡”声传来,许多安坐家中的男人便坐不住了,他们起身走出家门,相互转告:“剃头匠来了!”
  一
  确切地说,清朝之前的男子不剃头(罪犯除外),因为古代人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头发是父母给的,爱惜头发便是孝敬父母,是不能随便剃掉的,动了他们的头发,就像杀了他们的父母一样,大不孝。谁要剃了发,那是最可耻的事情。春秋时期楚国著名隐士接舆(陆通)平时“躬耕以食”,因对当时社会不满,拒绝入朝为官,装疯卖傻,剃去头发,被时人视为疯子,称为楚狂。战国时期讽齐王纳谏的邹忌,身高八尺,其貌昳丽,发式俊美。三国时期曹操行军中马踏青苗,违反自定军纪,自惩割发代首。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的关羽,忠义神勇须髯飘飘,人誉美髯公。看看,在古人眼里毛发是多么重要,它关联到了民族文化和思想观念。
  传说伏羲时已开始椎髻,不再散发。此后,男女从披发、束发、辫发到盘发,汉朝时有了以修理头发为职业的工匠。《晋书·谢安传》中说:“温后诣安,值其理发”,大概是对理发最早的记载。南北朝时期,贵族子弟都理发剃面,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说南朝梁的贵游子弟“无不熏衣剃面”,因而朝廷和王公贵族有专职的“栉工”(理发师)。人人需要理发,民间也有了栉工。宋朝,“理发”一词出现在文献中,朱熹在注疏《诗·周颂·良耜》中“其比为栉”一句里说明:“栉,理发器也。”其时理发业已经比较发达,有了专门制造理发工具的作坊,有了店铺,有了行会。理发师像画匠(画待诏)、医匠(医待诏)一样,有了一个文雅的名字:待诏。相传苏东坡被贬海南儋州时,曾经为当地一家剃头铺题写了一副对联:“虽说毛发技艺,却是顶上功夫。”后来有人改成:“虽为毫发技艺,却是顶上功夫。”不过,那时的“毛发技艺”是理发而不是剃头。
  明朝将记载理发业行规行语与隐语的《净发须知》录入《永乐大典》,理发发展成一种技艺、一个行业,它和吃饭、喝水、呼吸空气一样不能离开。有俗语说:“天大地大,没有剃头的大,就地把挑子放下,脑瓜儿拿过来划拉划拉,临走给俩钱儿花花。”明朝的“剃头”,还是指对头发的梳理、护理、保养。
  到了清朝,清政府强制推行剃发易服政策,男子一律留“金钱鼠尾”发型,前面头发剃光,后脑余发编辫子,华夏衣冠改成满人“长袍马褂”,并为此颁布“剃发令”:“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那时的剃头匠都是官差(我国第一个理发店在顺治、康熙年间由奉天府——今沈阳建立)。清政府派人挑着剃头挑子下乡,见到留发的逮过来就剃,不肯剃发的就地砍头,百姓们不再管他们叫“待诏”而叫“逮住”。清初雪庵和尚有《剃头诗》曰:“闻道头须剃,何人不剃头?有头皆可剃,无剃不成头。剃自由他剃,头还是我头。可怜剃头者,人亦剃其头。”表达了对清朝黑暗政治的不满。然而,镇压之下,百姓敢怒不敢言,毕竟脑袋比头发重要。从此,剃头替代了理发,中国男子无论老幼,都是“半边有发半边光,一条辫子打裤裆。三天不剃发根挺,五日不刮毛长长。”
  二
  如此一来,清朝的剃头匠比历代理发师忙碌得多,也豪气得多,“磨砺以须,问天下头颅几许?及锋而试,看老夫手段如何!”普天下不论尖头、圆头、方头、三棱头、疤瘌头,还有剃头匠剃不了的头?有。谁的头?剃头匠说天下第一难剃的头是皇帝的“龙头”,谁敢在皇帝的脑袋上动刀?
  给皇帝剃头可不是“脑瓜儿拿过来划拉划拉,临走给俩钱花花”的事儿了,剃头匠不但要技艺超群,还需胆识过人,不然,那阵势把你先吓个半死,还怎么剃头。皇帝剃头都是选在太阳升到东南角时,意为:如日东升,表示皇帝治理下的江山社稷朝气蓬勃。剃头匠进宫要检查,脱去自己的衣裳,换上皇家特制的服装,由太监领到皇帝面前叩头,请刀子。皇帝的专用剃头刀用一个檀木盒盛着,外套黄云龙套,由皇帝的侍卫捧到剃头匠的手上,然后侍卫站立一旁,死死地盯着剃头匠拿剃刀的手,只许剃头匠右手持刀挨着皇帝的头皮悬手剃发,左手下垂不许碰到皇帝的任何部位。剃头刮脸只许顺刮,不许逆刮。剃头匠须屏住呼吸,绝不许向皇帝头上喷秽气。如若不小心给皇帝头上划个刀口,流一点血,轻则遭受内务府慎刑司(初名尚方司)拷打,重则小命不保。所以,剃头匠剃“龙头”无不吓得战战兢兢,剃一次“龙头”,好几天心内慌慌两腿发软缓不过劲儿来。当然,如果剃的龙颜大悦,皇帝的赏钱也不是小钱了。
  传说雍正皇帝的头是最难剃的头中头,说雍正头上长了一个癞疮,剃头匠给他剃头,剃的他不满意就遭杀头。有个剃头匠心疼同行无辜被杀,毛遂自荐进宫给雍正剃头,他剃得很好,雍正很满意,不过剃完头后脖子上出现一道红圈。剃头匠巧言说那道红圈是治癞疮的,雍正大喜,答应以后不再杀剃头匠,敕封剃头匠为“半副銮驾,小执事”,并赠对联:“做天下头等事业,用世间顶上功夫”。
  后人将这事儿传神了,有说那位剃头匠是仙人吕洞宾化身,因而有些剃头匠尊吕洞宾为祖师。有说那位剃头匠
  是北京白云观的一位罗道士,雍正还封他为“淡守一真人”,有些剃头匠尊罗道士为祖师。《净发须知》里说,罗祖“罗真人住江东,七岁学艺通。丙戌年中举,刀铒动玄宗。”民间传说,武则天时,她儿子驴头太子性格暴虐,谁给他剃头都伺候不好,动辄杀人。罗祖虽年幼,但手艺精湛,自动替师傅前去为驴头太子剃头,得到驴头太子的赏识,挽救了无数剃头师傅,从而被尊为祖师。按此说罗祖应是唐朝人,不是清朝的罗道士。传说与事实总有出入,唐朝男子是理发还是剃发?若是前者,那便是罗祖去给驴头太子理发而不是“剃头”。不过,多数剃头匠尊罗祖为祖师。
  贵人不顶重发,头发长了便要剃(理),人一辈子难以计数剃(理)多少次,听说只有清朝皇帝能准确记住他一辈子剃过多少次头,皇上从出生剃光胎毛始,到驾崩最后一次整容剃头,都记录在案。想来大概也不是每个皇帝从小剃头都有记录,因为有些皇帝不是一出生就钦定了的。
  在民间,除了约定俗成“正月不剃头,剃头死舅舅”,其余月份随时剃头。事实上,不是正月剃头真的死舅,是当初清朝政府推行剃头,汉族人强烈反抗,民间以剃发之变思及旧君,故曰“思旧”,出于蒙骗清廷,遂诈作“死舅”。正月是一年12个月之首,作为亡国子民,以不剃头缅怀传统、心怀故国,实属无奈之举吧。
  再有,乡村人如果死了长辈,出丧前都请剃头匠给死者的儿子剃头刮脸,此后在重孝七七四十九天里,任凭头发、胡须长多长也不剃(理)不刮。外人看了便知道个中缘由,不但不笑话他胡子邋遢,还敬重有加。过去,双亲健在的男子,上唇不准留胡子,下巴可以养胡须。如果双亲都已入土归安,可以上唇下巴都蓄胡须,也可以称为老人了。
  三
  乡村剃头匠挑着挑子流动给人剃头,挑子一头是个四条腿(也有三条腿)的木架,架上装着火炉,火炉上是铜锅,铜锅上面放着大沿铜盆或者铝盆,盆里盛热水。“剃头挑子一头热”俗语即由此而来。四条腿中有一条向上延伸一段,叫旗杆,这是其他一般类似行业所没有的标志。旗杆是庙堂衙门等重要部门或经过批准的官贵功名之家建筑物前才可以有的,剃头挑子立旗杆,是因为剃头是皇帝的旨意。旗杆上不挂旗,挂着一条四指宽、一二尺长、棉布或帆布做的、用作保养剃头刀 刀刃的鐾刀布(荡刀布、钢刀布),也有人叫它“圣旨”。
  清朝起初推行剃头时,鐾刀布叫钢刀布,钢刀布的正面用作蹭剃头刀,背面赫然印着10个大字:“留头弗留发,留发弗留头。”据说,努尔哈赤当时派下来的剃头匠都是刽子手出身,平时杀人如麻,冷血无情,他们强迫汉人剃头,不剃头就取其性命,而后将人头挂在挑子的一只大钩子上示众。剃头的挑子,成了杀人的刑场,剃头挑子上留存着征服者对被征服者残酷杀戮的痕迹。当它徐徐退出历史舞台,剃头挑子才真正有了它的动人面孔。
  挑子另一头是红漆长方凳,凳子四条腿间嵌着3个抽屉,第二、第三个抽屉分别放置剃刀、剪子、镜子、梳子、手巾、围布、磨刀石等剃头工具,最上面一个抽屉放钱。旧时,剃头行业属于下九流(一流巫,二流娼,三流大神,四流帮,五剃头,六吹手,七戏子,八叫花子,九卖糖),排行第五,因地位低下,剃头匠剃完头一般不主动管顾客要钱,而是让顾客自动赏钱,由顾客直接把钱从凳面上开的小长方孔里塞进去。新中国建立后人人平等,职业不分贵贱,上述情形消失,这是文明的发展与进步。四
  做剃头匠不容易,需要具备梳(发)、编(辫)、剃(头)、刮(脸)、捏、拿、捶、按、掏(耳)、剪(鼻毛)、剔、染(发)、接(骨)、活(血)、舒(筋)、(梳)补等16种技能。给中老年人剃头时热水洗头时间长,须“七十二把水”。剃头匠左手按着头,右手撩上一把水,双手十指岔开插划三下,这是一把水。热水将头发洗透烫软,剃头匠拿起剃刀在鐾刀布上“啪啪啪”鐾三下,左手扶头右手架剃刀从印堂到太阳穴“蹭蹭蹭”连剃三刀,中间留下两道——溜两刀,“连三刀溜两刀”,随着湿漉漉的头发滚落剃出了一片。剃头匠将头粗剃一遍,往头上撩一把水,拿起手巾轻轻擦去水珠,鐾鐾刀,剃第二遍,只把头皮刮得光亮,一点发茬也没有。正是:“提起刀人人没法,拉下水个个低头。”水来时,涤净千丝万缕,刀去处,光照四面八方。
  接下来刮胡子,刮脸。剃头匠时而用左手的拇指和中指绷紧肉皮,时而用拇指和食指拎起嘴角,轻轻地反复刮,用手划摸顾客下巴,让手“看看”有没有胡茬,再撩水擦洗。经剃头匠刮过的胡子两三天后才露出胡茬儿。刮脸从额头开始,刮上眼皮、眉心、大眼角、下眼皮、左面额,直到下颏。再顺着鼻梁下来一刀到鼻尖,继而从左鼻根翻过鼻梁刮右脸,刮脸过程中须三把水。
  刮完脸剪鼻毛,自左而右刮耳轮,先外轮,后内轮,刀尖旋转刮耳眼,掏耳屎。剃头匠的一个竹筒里装着各式竹掏耳、大小鹅绒毛扫、铜丝弹条、绞耳毛小刀、小铜起子、夹子等。掏耳时先用绞耳毛小刀绞去顾客耳内的汗毛,再用掏耳细掏耳屎,用小夹子夹出,用起子起松薄皮夹出,用铜丝弹条在耳内一弹,弹得耳里“嗡嗡”作响,最后,用鹅绒毛扫干净。有的顾客在掏耳中进入浅睡状态,那真叫“滋晕”。
  之后是按照穴位按摩,捶背,拍打身上的部位,节奏感如同奏打击乐。还有大挎和大背。大挎,剃头匠拉着顾客的一只手,把顾客的另一只胳膊搭在自己的肩上,两人脚靠脚,使劲拽三下,拽了左胳膊拽右胳膊。大背,剃头匠和顾客背靠背,胳膊叩胳膊,用屁股撅起对方,连着三下。做完这些,顾客浑身舒服得只想打哈欠,抻懒腰。如此一个头剃下来,需要一个钟头或更长时间。
  倘若顾客赶巧睡落枕了,剃头匠也捎带给治了。顾客坐在凳子上,剃头匠给提肩、揉大椎穴、推松臂筋,左手托着顾客的下巴,右手托着顾客的后脑,将顾客的头左右轻摇几下,猛然用劲把头往上一提,“咔”的一声响后,顾客顿感脑袋转动自如了。还有寒食瘀积的腰背,顾客坐在凳子上,剃头匠站在顾客身后,双手挟着顾客的两腋左右摇摆,随后左膝顶着顾客的臀部,猛劲向上一提,同时大喝一声“嗨!”顾客猛地一惊,腰部“咔”的一声,顿时周身出汗,四体舒服。就这样,剃头匠三招五式,把颈椎、腰椎捏拿得咔咔响,手到病除,舒坦得剃头人鼻歪眼斜。
  技艺高的剃头匠能给40岁以上的顾客“拿老晕”。这是一种点穴术,点某一穴位,能让人浑身酥软,有飘忽之感,那个美劲儿妙不可言。此手艺,剃头匠只传给大徒弟,一个剃头世家,只有一个人会用此术。
  给男童剃头就简单了。虽然“小孩怕剃头,老人怕牵牛”,头发长了该剃还得剃。小孩子常剃草帽圈(也叫小锅盖)、天毛辫、淘气毛、前马鬃……名堂不少呢。小孩子剃头常常在后脖颈窝留一撮毛发,人们叫它“八十毛”,意思是长命,能活到80岁。在“人活七十古来稀”的过去,80岁算高寿了。“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个去”,据说是孔子活到73岁,孟子活到84岁,圣人才活这么大岁数,平民百姓谁能活到圣人的岁数就很知足了,烧高香了。剃头匠给小孩子剃完头,常常顺手冲着小脑袋亲昵地拍两下:“好啦,这下子豁亮了,没有头发压着不头疼感冒了。”赶上爱逗孩子玩的叔叔大爷在场,他把孩子叫过来说:“一个旋儿的横,两个旋儿的拧,三个旋儿的打起架来不要命,我看看你头上长着几个旋儿。”说着趁孩子不注意,冲着孩子的光头“啪啪啪”连拍三巴掌,嘴里说着:“剃头打三光,不打三光长秃疮。”
  “金钱鼠尾”发型随清朝灭亡而终结,从民国到新中国建立后,有了分头、中分、偏分、三七分、一边儿倒、平头(寸头)、大背头等等发型。剃头匠叫回理发师,剃头铺改叫理发店。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理发店有了“发廊”“美发屋”“发艺会所”“形象设计室”等新名号。昔日的剃头挑子成为远去的背影,其响器“唤头”余音不再,就连他们的行话也发生着改变,剃光头叫“沐龙”,理平头叫“平草”,理西式发型叫“西草”……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剃头匠:做天下“头等”事业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4 版:柳湖读书】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