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拓展合作空间 阔步农业强市

德州数字农谷内种植的小番茄迎来采摘季。记者刘振兴摄


  

□本报记者邓静本报通讯员张晓宇王海旭王璐
  农产品直供、项目共建、合作互动……近年来,德州与京津冀地区在农业领域的合作愈加紧密。
  加强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建设,是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战略赋予德州的使命。我市聚焦重点、抓住关键、精准发力,在对接服务京津冀中,加快推进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
稳产保供建好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
  “我们在北京有10位面粉经销商,年销售量1.5万吨,在天津有6位经销商,年销售量1万吨。”3月19日,庆云县鲁庆面粉有限公司总经理崔福磊说。
  精选本地优质小麦、专注天然面粉研发生产,这让鲁庆面粉赢得了京津消费者的喜爱。
  深度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吨半粮”生产能力建设是重要抓手,在中央、省印发的多个支持德州融入京津冀的文件中,对这项工作均有明确要求。
  2021年,德州在全国率先提出“吨半粮”产能创建。市财政每年拿出1亿元专项资金支持,每个县每年至少配套1000万元。各地积极引导土地流转、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每年投入扶持资金6000万元以上,培育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等新型经营主体1.4万家,构建覆盖产前、产中、产后的“吨半粮”服务体系。
  目前,德州粮食产量常年站稳150亿斤台阶。去年,全市102.7万亩核心区地块达到“吨半粮”产量目标,平均亩产量1589.8公斤。坚持以粮食安全为基础,以稳定粮食生产为优先,以人才培训、机制创新为动力,德州市探索出一条粮食高质量发展路径。
  3月11日,在临邑县宿安乡西红柿种植基地,不少菜农一大早就忙活起来。宿安乡占地2000余亩的高标准大棚西红柿迎来采摘季,其中近六成供应到京津冀地区。
  基地不远处是宿安乡兴达蔬菜批发市场,常年驻场的收购商说:“宿安乡的西红柿口感好、品相好,很受市场欢迎。北京新发地、河北高碑店蔬菜批发市场都有临邑蔬菜经销商的常驻摊位”。
  平原县王杲铺镇的黄瓜、陵城区五李社区的西葫芦……每天,这些农产品,会搭乘着冷链物流车,“走”进京津冀地区的农贸市场。作为全国、全省蔬菜集中产区之一,德州蔬菜播种面积常年保持在160万亩,年均产700万吨,每年有四分之一的优质蔬菜供应京津冀市场。
  圣喜酱牛肉、保店驴肉、黄河鲤鱼……这些频现京津冀超市的农产品,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德州味”。
  紧盯京津冀市场需求,我市着力建设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推出“德州味”区域公用品牌,同时,面向京津冀构建品牌展销体系,深化产销衔接,创新消费场景,不断丰富京津冀“米袋子”“菜篮子”。
产业融合相互赋能共发展
  农头联工尾,粮头联食尾。近年来,我市树立大粮食观、大食物安全观、大农业观,既抓粮食安全,又抓食品名市建设,深化与京津冀地区的产业融合,实现优势互补、协同发展。
  建设食品名市,中国(德州)农业食品创新产业园区是破题之作。该园区位于平原县,是农业农村部、山东省政府共建园区,占地1.1万亩,总投资500亿元。定位为打造我国北方农业食品精深加工引领区、科技创新引领区、品牌特色引领区以及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知名度的“中国(德州)国际食谷”。
  德州市振兴乡村集团按照“边规划、边建设、边招商”的思路,中国(德州)农业食品创新产业园区建设实现从“纸上”到“地上”的突破,且处处体现着高标准。
  “我们的项目现已完成基础施工,正进行钢结构主体施工,预计今年6月完成主体工程建设。”在中国(德州)农业食品创新产业园区,同福集团一二三产融合项目相关负责人表示。
  好项目炙手可热,在落户选址阶段,同福集团一二三产融合项目是各地争抢的目标。经过反复论证、多方比较,集团最终将该项目落户德州。谈及原因,同福集团德福健康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谢勇涛认为,这是促进彼此共同发展的双赢选择。
  “中国(德州)农业食品创新产业园区需要企业的聚合效应,企业也能够借力园区拓展业务机会和市场空间。”食品名市重点项目建设指挥部办公室科长吴凌霄说。
  聚焦园区扩容提质,德州市振兴乡村集团组织多次对接京津冀招商洽谈活动,积极对接央企、科研院所和食品加工龙头企业,集中攻坚引进一批优质项目。目前,德州数字农谷已建成投用;同福集团一二三产融合项目、航天食品产业园项目、中核辐照项目3个产业项目已开工建设,京东数智物流项目完成选址;江南大学技术转移中心德州分中心、青岛农业大学农产品深加工与安全现代产业学院落户园区。
  与此同时,各县市区也正按照“一县一园”的要求,分类推进农业特色园区创建,构建一区多园发展格局,形成产业集群方阵。
  目前,我市初步建成28个农产品(食品)加工园区,形成了粮食、油料等10余个加工体系。2023年,我市共引进京津冀过亿元食品加工项目10个。
上下联动双向奔赴谋共赢
  德州市党政考察团赴河北雄安新区进行全面对标学习;德州与雄安新区两地发改部门签订全域对接协同联动合作备忘录,从服务雄安新区建设、农业全产业链供应、产业协作等9个方面深化交流合作;在中国(德州)食品名市建设推介会上,来自京津冀等地的农业食品领域头部企业代表、院士专家等300余人参与……
  上下联动,双向奔赴。近年来,德州与京津冀互访交流日益密切,从“握手”到“牵手”再到“携手”,合作机制不断完善,资源要素流通顺畅,在产学研合作、农特产品展销等领域实现共享共赢。
  “全国农技中心的专家一年至少5次到田里进行农技指导,眼下小麦长势不错,对夺高产,我们有信心!”日前,在平原县桃园街道“吨半粮”创建核心区,平原土地鲁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种植经理何石宝说。
  2022年6月,全国农技中心在平原县启动技术集成示范基地试点建设,开展黄淮海小麦玉米“吨半粮”技术集成,示范推广粮食作物稳产增产模式。目前示范工作阶段性完成,基地5000亩核心区,实现小麦单产稳定突破700公斤,玉米单产稳定突破850公斤。
  服务雄安新区建设发展是德州对接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政治任务。农业农村部会同国家发改委等部门,鼓励德州市和雄安新区加强合作,共同建设一批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提升德州农产品供给质量和能力。
  去年10月,2023京津冀品牌农业嘉年华在雄安新区容城县开幕,21家“德州味”品牌授权企业组团参展,涵盖鲜果生蔬、调味品、扒鸡等品类。当地采购商、零售商代表与德州企业负责人现场对接洽谈。
  今年,我市将继续以对接沟通、深度合作为依托,推动重点项目落实落地。谈及具体工作,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韩立军介绍:“我们将在‘吨半粮’生产能力建设、中国(德州)农业食品创新产业园区等重点领域加大政策争取力度;加强与雄安新区的对接交流;持续深化与中国农科院等高校科研院所的交流合作;推进与北京市平谷区的交流合作,以数字农谷、食品加工等项目为抓手,打造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新高地。”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拓展合作空间 阔步农业强市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1 版:要闻】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