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深化产业融入 全面“链”接京津

依托有研项目的强力带动,天衢新区集成电路产业迅速崛起。记者 刘振兴 摄


  

□本报记者 王贺
  建设京津冀产业承接基地,是《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赋予德州的重要功能定位。
  自2014年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至今,德州始终把承接京津产业转移作为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牛鼻子”,聚焦央企强企,推进产业协作,有研集团、中粮集团、中建材集团等一批央企国企入驻德州、落地开花,一批投资规模大、带动效应强的大项目、好项目相继在我市落地,为德州现代化强市建设注入不竭动力。
承接京津项目持续做大产业规模
  “这个总投资15.6亿元的京津冀鲁新材料产业园,由北京柒零基金、济南永福泰机械、禹城国资三方合资建设。目前园区已有军钛、微焓等多家高新企业入驻。”2月26日,在位于禹城市的全市高质量发展重大项目建设现场推进会主会场,禹城市委常委、副市长高超介绍。
  当天的现场推进会,全市共有264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建设,京津冀鲁新材料产业园、艺点数谷·智能制造产业园、德瓷科技陶瓷基板等来自京津冀的过亿元项目受到广泛关注。
  承接产业转移,关键看项目。10年间,我市坚持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机遇,聚焦京津央企强企,精准开展上门招商、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园区招商等,以招商突破赢得动能突破,一批大项目、好项目相继落户,带动了一大批相关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3年,我们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上市后融资的7.47亿元全部投入天衢新区的认证检测公共服务平台项目。”在位于天衢新区的中机寰宇认证检验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亮表示。
  中机寰宇认证检验股份有限公司是央企中国机械科学研究总院的二级子公司,目前在德州建设的认证检测公共服务平台项目,建成后将成为集标准、认证、检测、测试评价等于一体的“一站式”综合公共服务平台。
  作为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桥头堡”,天衢新区积极承接京津地区向外转移的集成电路、高端装备制造等高端产业,北京氢普氢燃料电池电堆自动化生产线、北京华创融盛智慧工厂等众多优质项目相继落地。特别是引进的中国有研科技集团系列高新项目,已成为德州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标志性成果。
  对接京津、借势发展,在项目引进中塑造产业、在承接转移中强化升级。10年发展,德州承接京津冀产业转移的成果遍及全市每一个县市区。在深入分析研判“各个产业适合发展什么、需要引进什么”的基础上,各县市区、市直各有关部门按照强链、延链、补链思路,认真梳理标志性产业链、各产业集群的产业延伸路线图,以央企、强企、名企为突破口,扎实开展定向招商、定向合作、定向服务,有步骤有计划地承接京津冀地区的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商贸物流等产业转移。
  “十三五”期间,德州累计引进京津冀项目591个。进入“十四五”,德州深化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在引进京津优质项目上的力度进一步加大,成效更加明显。“十四五”以来,德州引进京津冀地区过亿元项目392个。特别是2023年,全市新开工来自京津冀地区过亿元投资项目169个,到位资金超百亿元。在京津优质项目的辐射带动下,相关产业在我市成链集聚,一条条标志性产业链加速成型,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依托央企强企全面优化产业布局
  3月10日,在乐陵循环经济示范园,宇世巨化工有限公司的酚醛树脂车间产能拉满。“今年企业效益较去年有大幅增长,目前我们的产品已经向高端酚醛树脂市场进发。”公司总经理张家畅表示。作为一家来自河北的化工企业,宇世巨自落户示范园以来,始终保持良好发展势头。
  立足园区,承接项目、集聚产业。近年来,在宇世巨等化工“龙头”项目带动下,大批医药、化工产业加速向乐陵循环经济示范园集聚,目前依托医药、新材料和节能环保三大产业,该园区已经落户58家企业。伴随入园企业的持续增加,园区也不断强化配套能力,不仅成为山东省首批认定通过的化工园区,还相继摘得“中国智慧化工园区试点示范单位”等金字招牌。
  各级开发区及产业园区是承接京津冀产业转移的“主阵地”。10年间,全市各级各部门立足产业平台,做好承接文章,类似乐陵这样依托京津冀优质项目,借势借力加速产业集聚的成功范例不断涌现。一批专业化、高水平的承接园区陆续成长起来,成为带动县市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2018年,德州市与中国有研科技集团正式牵手,合作建设集成电路产业基地。截至2023年底,中国有研科技集团已在德州投资超97亿元,建设大尺寸硅片、高纯溅射靶材等7大项目,其中绝大部分落户天衢新区。依托有研项目的强力带动,天衢新区陆续引进毫米波雷达、液晶显示屏制造、消费电子产品等10多个项目,集成电路产业迅速崛起。
  当前,全市在承接京津冀产业转移上,已呈现出产业转移精准化、产业承接集聚化、园区建设专业化的良好态势。“我们规划了20平方公里的京津冀协同产业转化基地。 (下转3版)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深化产业融入 全面“链”接京津
  本文所在版面
【第 1 版:要闻】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