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2024年全市教育体育工作重点推进——
教育扩优提质 创建特色体育名城
  

□本报记者陈锟 本报通讯员贾荣耀
  3月8日,2024年德州市教育体育工作会议在市教体局召开。会议总结2023年度全市教育体育工作,分析当前形势,加强经验交流,对2024年教体工作作出安排部署。
  2023年,全市教体系统以“誓争一流、只进不退”的精气神,比着干、抢着干、争着干,各项工作成效显著。2024年将重点推进教育扩优提质、特色体育名城建设等方面的工作。会议号召,全市教体系统要做有理想、负责任的行动主义者,走稳发展之路,敢于创新,展现新作为,树立新形象,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做出更大贡献。
2023年德州教体工作亮点频现
抓顶层设计,目标路径更加清晰
  ■出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特色体育名城建设“十项重点任务”、创建职业教育先进城市、“搭梁立柱”促进体教深度融合等纲领性政策,公共教育服务体系不断优化,特色体育名城建设持续深化。
  ■全面谋划和实施大德名师引育、六名工程创建、心理健康教育、劳动教育、赛事市场化运作改革等,“大德之州,德润未来”德育品牌全省打响。
抓示范引领,发展动能更加强劲
  ■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全面实施,5所学校被确立为全省“一校一品”党建品牌示范校。在全系统深入开展“六化”行动,大力推进校园廉洁文化建设,“清风教体廉洁润心”品牌持续叫响。
抓赋能提效,助力教育质量提升
  ■开展“教育名家名师德州大讲堂”“学科名师德州行”“基础教育治校方略路演大赛”系列活动。
  ■新增齐鲁名师名班主任名校长43人,创历史新高。23人入选省乡村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奖励计划,数量居全省第五位。全年邀请86批次教育名家来我市授课,120余万教师、家长参与其中。
  ■与省内教育先进市建立“联研、联名、联考、联教”教研共同体,基础教育成绩实现跨越提升。
5个县(市、区)与外地名校或知名教育机构签署合作协议。
抓民生所需,优质均衡更有成效
  ■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53所,新增学位3.65万余个,建立各类教育集团(联盟)178个,省优质园率较上年提高20个百分点。
  ■撤并乡村小规模学校93所,实施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项目148个,建设省市县三级强镇筑基试点33个,强镇筑基覆盖率达到81.9%,高于省平均水平9.6个百分点。
  ■护眼灯配备、在校午餐午休、为教师办实事等暖民工程效果明显。
抓融合融通,内涵建设更加明显
  ■办学条件达标工程完成率居全省第
2名,在全省率先完成中职教育教材选用,6所中职学校纳入省高水平中职学校建设项目,数量居全省前列。
  ■产教融合初见成效,成功打造黄河流域电梯产业等一批产教融合共同体。齐河职专荣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金牌,实现公办中职学校国赛突破。
抓守正创新,体育事业全面求强
  ■建设体育场馆、体育公园10余处,县级“三个一”工程实现全覆盖,学校体育设施持续对外开放,全市新增体育场地面积11万平方米,群众体育生活更加丰富。
  ■20余项高端赛事圆满落幕,市第七届运动会办出新水平,1300余场群众性赛事持续举办,打造了一批省级高端精品体育赛事。
  ■获2024年山东省第八届冬季全民健身运动会承办权,“运动之城·活力德州”品牌进一步叫响。
  ■市级体育运动学校恢复办学,在省级以上比赛中斩获28金28银32铜的好成绩。
  ■成功举办中国·京津冀鲁体育产业交流大会,体育拉动消费近21亿元,体育产业营业收入129.59亿元。新增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
1处(宁津县)、省级体育消费试点县1个(齐河县)。
2024年德州教体工作这样干
全面深入推进教育扩优提质推动全环境立德树人
  ■进一步完善校家社协同体系,持续丰富扩大“大德之州,德润未来”德育品牌的内涵和影响力,打造好“德·爱万家”“德·心成长”“德·美人生”“德·行天下”
4个品牌项目。
  ■持续巩固“双减”成果,推动学校建立作业管理机制,加强睡眠管理,切实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学校社团建设率达到98%以上。
加快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
  ■抓好学前教育普惠保障和公办幼儿园扩容提质工作,切实推动镇村一体化管理,计划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12所,指导各县(市、区)积极创建国家普及普惠县。
  ■大力创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齐河县要通过国家评估验收,德城区、天衢新区、禹城市、乐陵市要通过省级评估验收。■在高中教育特色化上求突破。加快推进德州天衢中学建设,打造基础教育改革示范校。
  ■推进职业教育融通融合。深度推进产教融合,加大职教高考政策研究,年底前全市中职学校主要办学条件达标率要达到100%。
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在教育开放合作上迈上新台阶。不断引名家、育名家,聚焦“四新”(新课标、新方案、新教材、新高考中考)改革和科学教育新赛道。
  ■在教育综合改革上注入新活力。教育评价改革实现突破,加强教育教学研究,争取更多国家、省级教育教学成果奖落户德州。
  ■在加强科学教育上增添新动能。实施培优工程,建立科学教育专家库,重点打造一批全市科学教育先进示范校,支持德州一中率先打造高水平科技类特色高中。
完善系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
  ■推动教育数字化建设破题。大力推动德州市教育云平台建设,打造高标准的智慧校园,扎实开展数字技术赋能行动。
  ■扎实做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和学生卫生健康管理工作,小学阶段护眼灯配备率达到70%,扩大中小学校午餐午休覆盖面,持续开展农民工免费上大学工作。
加强党对教体工作的全面领导
  ■不断深化机关党的建设。深入推进省市县模范机关“三级联动”,力争3至5个县(市、区)成为2024年第二批省市县模范机关“三级联动”试点县。
坚持不懈推进特色体育名城创建提质扩容群众体育
  以“全国第二批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县创建”为抓手,制定出台《德州市全民健身条例》,完善市县乡村四级全民健身设施网络。
  抓好公共体育场馆免费、低收费开放,扩大学校体育设施对外开放水平,建立体育设施管理长效机制,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6平方米以上,积极争创国家五星级智慧健身步道。
  持续丰富群众体育生活,在全省率先建立市县两级体育总会组织网络,大力推广太极拳、广场舞项目,举办丰富多彩的群众赛事活动。
  高标准打造重点赛事项目,争取中国网球协会板式网球训练中心落户德州,办好第八届山东省冬季全民健身运动会,打造一批在全国、全省有影响力的精品赛事,叫响“运动之城·活力德州”品牌。
抓细抓实学校体育
  利用两年的时间,在全市中小学全面开展“快乐体育天天练”活动,开足开齐上好体育课,组织好阳光大课间和课后延时体育活动,保证校内1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到2025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优良率达到52%。
  持续抓好青少年校园足球普及推广,积极争取全国首批部省市三级共建校园足球改革发展试点区落户德州。
培优振兴竞技体育
  打造好推动竞技体育发展的三支队伍建设,建立常态化机制,持续进行教练员引进、运动员培养、裁判员培优。在增强竞技体育吸引力上下功夫,全面推进市体校对外合作和县体校恢复办学,加快修订参加重大竞技体育比赛及输送体育人才奖励办法,激发运动员、教练员的参赛激情。
  要全力备战省第二十六届运动会,制定备战实施方案,做好“体校+”文章,建立以市体校为主阵地、以县级体校和中小学、体育社会组织为补充的备战队伍,精选项目和运动员,科学训练,积极培育夺金点。
赋能发展体育产业
  要积极打造产业名片,培育更多国家、省级体育产业示范基地争创省级产业集群,做实做大京津冀鲁10地市体育产业联盟,努力将中国-京津冀鲁(德州)体育产业交流大会打造成全省唯一永久落户德州的国家级体育产业交流活动。
  要持续促进体育消费,大力发展体育赛事经济,通过举办高端体育赛事拉动健身培训、运动服装、运动器材等领域的消费;积极培育体育竞赛表演业、体育训练基地培训业、体育体验旅游业等体育消费新业态,积极争创国家级体育消费城市。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教育扩优提质 创建特色体育名城
  本文所在版面
【第 B3 版:教育】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