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抬头寺镇创新“三用”工作法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
宣讲有实效 群众得实惠
  

□本报记者杨德林 本报通讯员刘苹苹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2月23日,德州天衢新区抬头寺镇钱屯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里热闹非凡,时不时地传出一阵阵嘹亮的歌声。原来,在该村文艺活动室内正在举办“文艺服务群众共建和谐村庄”文艺汇演文明实践活动。
  近年来,抬头寺镇创新“实用、管用、好用”“三用”工作法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全面提升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建设水平,推动文明实践建设提质扩面、提档升级。
“实用”重基层 谋划文明实践思路
  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指示精神,深入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走进基层、走近群众,抬头寺镇组织45个村党支部书记深入田间地头,创新开展“田间微党课”活动,通过生动案例讲解,深入了解党的惠农新政策。
  抬头寺镇坚持以“党的创新理论”为主线,把理论阐述转化为本土案例,用方言土语、白话口语普及政策。积极开展“抬头向党”党的二十大宣讲系列活动,组织百姓宣讲团巡回宣讲,用讲故事、拉家常等生动方式传播党的“好声音”,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鲜活化、具体化。创新“群众点单、基层下单、联络派单、服务接单”模式,将“菜单式”文明实践搬到田间地头、车间、小广场等场所,根据群众劳作实际送“菜”上门,让群众“听得进、记得住、有触动、见效果”。
“管用”优结构 提升文明实践效能
  2月16日,抬头寺镇大赵集市上人头攒动,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集市上除了常见的鸡鸭鱼肉、米蛋菜蔬等基本商品外,还有“品非遗魅力赶文化大集”摊位前陈列的葫芦烫画、核雕罗汉、手编制品等非遗产品。
  该镇创新服务方式,将文明实践活动与文化惠民相结合,充分挖掘民俗文化,深入开展千场演出进乡村等送文化下基层文艺活动。截至目前,已放映公益电影200余场,开展戏曲演出180余场,演出受众达1万余人。整合服务资源,探索建立“助企成长联盟+乡村振兴”改革试点,积极联络联盟企业参与辖区文明所站创建,自2022年累计捐助大学生65名,共计6.5万元。建立社区365暖留中心、暖心食堂,累计服务千余人。
“好用”求实效 强化文明实践保障
  2月1日,抬头寺镇召开好媳妇好婆婆表彰会议,弘扬她们乐于奉献、勤俭持家的精神,实现用身边模范教育身边人的效果,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为使文明实践活动更具针对性、实效性,该镇分层次、分类别制定多种活动形式,鼓励乡贤能人、道德模范、文明家庭等参与志愿服务工作。安排志愿者下沉社区,严格对照相关工作标准,发掘各村特色资源,指导阵地建设、队伍组建及文明实践活动开展。探索推行文明实践积分制管理,设立文明实践积分兑换处、美德信用示范点,把群众参与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情况与积分兑换、享受服务、获取荣誉等激励挂钩。截至目前,建立两处美德信用示范点,评选出美德典型15人,推动文明实践不断走深走实。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宣讲有实效 群众得实惠
  本文所在版面
【第 B2 版:乡村振兴齐鲁样板】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