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难忘的年味与年俗

年前家家户户蒸馍、蒸年糕


儿童拜年收到押岁钱


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团圆饭  本组插画矫健作


  

□胡瑞祥
  民间说的过年,其实是指农历新年,也就是过春节。所谓年味,就是指过年的气氛和对年的期待。到了腊八节,就像吹响了集结号,人们的注意力一齐向“年”这边聚拢。从这一天开始,年的气息就渐渐地浓起来了。
小孩子最盼望过年
  孩子们对年的期待是最迫切的。进了腊月门,几乎天天缠着大人问,怎么还不过年啊?还有几天过年啊?大人们总是说,快了,快了。在一天又一天的等待与期盼中,在每天或朝阳或雪花呼唤的炊烟里,在那挑水扁担的“吱嘎”声中,在那熟悉的女高音响亮、敞快而又清脆地“绿豆芽!”的呼喊叫卖声中,多了一个“打劈柴!”那浑厚高亢的男中音。只见一两位中年汉子,肩扛着长柄的开山斧,背着两三个尺八长的铁锲子,从村外边走进来。这是腊八节后年味的第一声!听到吆喝声的农家,一面把平时攒下的树疙瘩从墙旮旯里骨碌出来,一面到门口招呼着打劈柴的到院子里来相看。妇女们则忙着一家人的新棉袄棉裤。大姑娘们则相互传看着新的绣花鞋样子。有小孩子的妈妈则相互找寻老虎棉帽老虎鞋的样子,好把自己虎头虎脑的宝贝儿子打扮得更加惹人喜爱。街上货郎担的小铜锣声一响,妇女们就围上来了,挑木梳买篦子的,买簪子选头花的,买香皂、雪花膏的,给孩子买货郎棒槌儿、皮老鼠玩具的,更是一片欢声笑语。各家还要一边赶紧把麦子收拾干净了,一边赶快到有石磨的人家预约磨面的时间。
集市上响起了鞭炮声
  从腊月初八集市开始,牲口市里的鸡鸣猪叫声,伴随着粮食市里人们量升过斗的吆喝声,卖布的甩子抽打声,打洋袜子的手摇机器声,布棚里,剃头的说笑声和“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形成了年的交响乐章。
  鞭炮市一般在集市的偏僻处。那鞭炮都是一家一户或几家几户联合,一冬天在地窨子里赶制出来的,而且都是用的黑火药。黑火药稳定性差,最怕震动和撞击,所以到进了腊月门才开始晾晒,然后小心翼翼地装到铺有棉垫子的大车上,上面盖好棚布,套上牛拉到集市上销售。在集市上,几十个摊位聚在一起,他们最怕的就是炸市(因为震动或火种引燃造成整车鞭炮爆炸进而引起整个鞭炮市场的大爆炸)。所以各个大车之间都留有丈八宽的距离,且大车的车辕朝外,然后把牲口卸下来,拴到安全的地方。因为是手工制作,一挂鞭的数量(俗称多少头一挂)大约在20枚到100枚不等。价钱按照每挂鞭的头数、鞭炮个头的大小定价。为了招揽买主,各摊位竞相燃放,看谁家鞭炮的声音响亮且节奏感好,围观的大人孩子们就会一边叫好,一边拥上去抢购。还有一种火鞭,叫黄烟雷子,它的个头比一般的鞭炮大,比两响小,点燃后先冒出浓浓的黄色烟雾,待上约半分钟以后才会“呯”的一声炸响。卖黄烟雷子的人一般比较有文化且胆子大,他把黄烟雷子用三个手指头捏住尾部,点燃以后,把手翻转过去,让冒出的黄烟冲下,悬在离地面约3厘米高的距离,让喷出的黄烟像墨水一样,在地面上书写如“抗美援朝”“热爱和平”等字样,如果能写出4个字,然后再把手翻转过来,把黄烟雷子稳放在地面上,立即转过身去,一声巨响伴随着一片叫好声,这个车上的黄烟雷子就会很快被抢购一空。如果4个字没写完就炸响了,尽管震得手生疼,自己也得强忍着,吆喝着,劝围观的人群别离开,再拿出几个来重新燃放。还有一种把火鞭粘在细苇子秆上,点燃后如火箭般“吱”的一声响,窜到十几米甚至几十米高的空中炸响,有的地方管它叫“窜天猴”,鲁西北这一带称之为“起花”。还有称为“两响”的火鞭,又称“二起脚”。这样的称呼似乎显得更亲切,更有感情,更具有象征意义,它喻示着新的一年,日子更有起色,生活更加红火如意。
家家准备各种美食
  到了腊月二十一大集,人们要到集上请灶王爷神像和买芝麻糖,以备腊月二十三祭灶用。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前几天预定的豆腐,今天听到门外梆子响,就是卖豆腐的把豆腐送来了。到了二十六大集,重点是采买肉食了。上世纪50年代,牛、驴、马等役畜,属于重要的生产资料,是不允许随便屠宰的。人们采购的主要是猪、羊肉及活的鸡鸭。入夜以后,半大孩子们从家里跑出来,点燃一两只“起花”,犹如信号弹带着鸣响在半空炸响的同时,一片闪光好像把漆黑的夜晚叫醒了。几乎所有的孩子们,相互招呼着小名儿聚拢起来了。他们在场院里分成两帮,一边燃放着零星的鞭炮作为向对方“冲锋”的号角,一边组成叠罗汉“骑马骆驼象”的战阵。在缕缕硝烟的刺激下,一边兴致勃勃地呼喊着“打败美帝野心狼”,一边向对方的战阵冲撞着、挤压着。一身土、一身汗地呼叫着,一直把夜空的“三星”喊到头顶上,才被大人吆喝、抻拽着拉回家去。腊月二十七,乡党委、政府组织的慰问队,带上面粉及罕见的牛肉等慰问品,一边扭着秧歌,一边敲锣打鼓地到烈、军、工属家走访慰问,在他们家大门口挂上“光荣之家”的匾额,伴随着从各家飘出的炖肉香味、棉油炸货香味,把过年的气氛推向了高潮。
洒扫庭除送灶王
  过年的习俗,是上千年来传承下来、较为固定、约定俗成的仪式。
  比如,进了腊月门,要多说吉祥话;尽量避免打碎碗、碟。腊八节熬制的粥,不仅仅是为了御寒,更重要的是用来对天地的祭祀。感谢“老天爷”一年来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盼来年再赐丰收。所以,当腊八粥熬好了,盛在洁净的碗里,由一家之主双手捧碗,把腊八粥恭恭敬敬地举过头,向四方天地鞠躬致谢,然后再分别给家族里的长辈以及鳏寡孤独者分送腊八粥,以表敬天地、敬老人、恤孤贫、御寒冬的诚意。赶集买神像,都要尊称一个“请”字,如,请一张灶王爷等。腊月二十三早上,打发灶王上天,家主要烧上一炷香,供上糖瓜点心,默念灶王爷“上天言好事,出门送吉祥”。叩首以后,把灶王像从墙上请下来,在厨房门外跪下,把灶王像点燃,虔诚地看着灶王像的灰烬随着寒风袅袅飞向蓝天。腊月二十四扫好房子,再把新请的灶王神像恭恭敬敬地粘贴到灶口的上方,给新灶王爷敬上一炷香。灶王爷木刻拓彩的神像,与其他神像的不同之处是眼睛特别大,是双眼皮儿,且目光炯炯有神。他老人家就端坐在灶旁,注视着这个家庭,是否节俭粮食、孝敬老人、体恤孤苦。
  年三十这天最为忙碌,所谓忙年,在这一天最能体会出来。一早起来,男主人赶紧把院子再清扫一遍,把水缸挑满水,然后张贴对联。女主人把红色喜庆的窗花、年画贴好,把给大人孩子做的新棉衣再检查一遍,把扣子钉好了,叠放到炕桌上。因为讲年俗整个正月是不能动针线笸箩的。中午,主妇们准备的是大锅杂烩菜,里面有白菜、豆腐、粉条、丸子和少许肉片。这个菜叫全家福。不管吃多少,必须剩下一碗,留到年初二以后再吃。这叫隔年饭,寓意这一年的粮米有剩余。下午,家主把家堂及神主牌位请出来,分别挂到堂屋正中墙上及安放在家堂下面。给供桌围上围幔,然后,摆上供品,在香炉里燃上一炷香。除了供给家堂的这一桌供品,还要在院子里比较干净敞亮的北墙上,张贴一纸“全神像”。这张称之为全神的木刻拓彩像上,刻满了大大小小的神像,涵盖了天上、地下、人间林林总总的所有神明,最突出的两位是“天爷爷、地奶奶”。民间传说,大年初一既是新一年的肇始日,又是天爷爷的生日,所以,为祈求新的一年吉祥安康,必须像供奉家堂一样摆上供品,虔诚供奉。如果庭院狭窄,没有办法再摆供品,也须在家堂前面,安放一个写有“天地君亲师”的牌位,与家堂共享祭祀。
团圆和睦祈盼丰收
  家家还有必备的寓意团圆的炸丸子,寓意和睦的炸藕盒,寓意有福气的炸豆腐。包饺子的馅料要提早准备出来,饺子面和好了,要盖在被子下面饧一饧。包饺子的讲究也不少,饺子的样子像元宝,所以,包饺子时不许点个数,寓意财富无限;饺子在盖垫上要顺时针排列,不许乱摆乱放,寓意阖家安顺和睦;不管是馅还是饺子皮,包到最后不能说“完了”,寓意家财无穷无尽等。年三十晚上的饺子必须是肉馅的,象征着一年来日子过得肉头、富裕。年初一的饺子必须是素馅的,象征着新的一年全家安康素净。大人们在包饺子过程中,还会说一些因讲不吉利的话而被“神搬仓”“狐大仙”惩罚的故事,以警示包饺子时必须遵守的禁忌。天刚擦黑,各个屋里都点上油灯,院子里挂上灯笼。贴在门上的红色对联以及怒目圆睁、神采威武的门神,在或明或暗的灯影里闪烁着,伴随着缕缕的香火味儿,给忙碌的人们心里不由地增添了许多庄重、神秘的气息。
年俗细节有讲究
  饺子就要出锅的时候,主妇要知会一声,此时的男家主,拿起捆好的芝麻秆儿、纸钱和火鞭,带着儿孙们到大门外的路边跪下,架好芝麻秆儿,在下面点燃纸钱,引燃芝麻秆儿,同时燃放鞭炮。在鞭炮的鸣响及芝麻秆“噼里啪啦”的红星爆闪之中,寓意告诉已逝的先人,家里的日子红红火火,可放心回家过年。家主领着子孙们口中念叨着,请列祖列宗回家过年了,然后起身回家。回家的过程中不能回头观望,以免惊到跟随而来的先人们的灵魂;运河畔德州段这一带,进了大门以后,要立即回身关大门、上门栓,门下放一根“拦门棍”,踩着铺在走道上的秸秆回堂屋。这寓示着关上大门,一家人和列祖列宗一起过年了,拦门棍和铺在地上的秸秆,是警告孤魂野鬼不得进门。家主领着儿孙来到堂屋,叩头、上香、烧纸钱,供上新出锅的饺子,斟上三盅酒,再磕三个头,一家人的年夜饭就在家堂旁边开始了。饭后接着守岁。有的酒菜随同年夜饭同时进行,有的饭后边饮茶边吃着瓜子、花生,一边仰望着家堂,一边讲述着祖祖辈辈的创业故事。在欢声笑语与哀叹惋惜中,老一辈艰难创业的事迹又栩栩如生地展现在后人的面前,镌刻在年轻人及娃娃们的脑海里,又自觉不自觉地复制在我们的生活中。守夜中瞌睡的孩子们被大人抱到炕上睡觉去了,大人们继续着或新或老的话题。
初一穿新衣拜年
  初一天还没亮,村子就被紧一阵慢一阵的鞭炮声唤醒了。主妇们一边赶快把孩子们叫起来,穿上新衣服,一边把连夜包好的素饺子煮好了出锅。与此同时,家主把大门打开,点燃火鞭。在或紧或慢的鞭炮响声中,给家堂供上饺子,点上香火纸钱,再叩三个头。大人们为了增加过年的乐趣,也是为了鼓励孩子们多吃几个饺子,就说谁能吃到饺子里的“福钱”谁有福。孩子们先后“嘎嘣”一声吃到铜钱,就一边吐出来一边兴高采烈地大声地嚷嚷着,“我吃到了!我吃到了!”吃了饺子就开始拜年了,先给家里的老人及兄长拜,家里人也必然对拜年的孩子表示一点儿压岁钱,以示吉利。然后是对五服内的亲人拜年,进而给村里乡亲拜年。平时闹过不愉快的,今天更是重归于好的关键节点。今天相互一个问候,就把所有的过节都抛到脑后了。从今天起,谁也不再旧事重提了。如果今天不见面,这过节儿可就结下了。
正月里走亲戚
  初二是上坟的日子。这天一早,家人们放着鞭炮,到祖坟地里点上一炷香和纸钱,表示把先人送回天府了。上坟回来,家主就要收拾起家堂及供品。同时,给全神磕头、上香,然后,把全神像请下来点燃,把供桌撤了。初三是嫁出去的姑娘回娘家的日子。初四是串亲戚的日子。初五又称“破五”,寓意春节已过,再无禁忌。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上元节,之所以把这一天称为上元节,是因为传说这一天是太上老君的生日。太上老君生性喜欢热闹,所以,这一天要处处体现一个“闹”字,故又叫作闹元宵。玩龙灯,猜灯谜,踩高跷,跑旱船等。大人领着孩子,一入夜就跑到街上,或伴着圆月或伴着飞雪,买上串糖葫芦,尽情地玩耍。“正月二十三,老子送金丹,青牛(荠菜)穿肠过,四季保平安。”这流传了上千年的歌谣,把人们从家里赶到野外,去呼吸春的清新空气。正月二十五,“吃饺子,祈丰收,打个仓囤圆悠悠。大囤满,小囤流,一家吃穿不发愁。”直到“二月二,龙抬头,薄饼合菜加炒豆,大人孩子去剃头”,年的程序才算正式结束了。
  这些流传了上千年的年俗,反映了人类对大自然的敬畏,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追寻着先人的生存轨迹,传承着优秀的民族传统,也明白了做人的根本和底线。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难忘的年味与年俗
  本文所在版面
【第 B3 版:往事·公益】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