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品年味、买好品,黄河大集激发传统文化新活力——
非遗剪纸5场大集卖了88万元

黄河大集上,张建志向市民展示剪纸作品。记者 刘振兴 摄


  

□本报记者 马乐
  踏进腊月门,年味铺满集。1月26日,是山东省巾帼年货节暨德州市第五届“德州味”优质农产品展销会开幕的日子。这天早上,张建志整理好所需用品便匆匆赶赴现场。剪纸摆件、卷轴、书签等30多种剪纸产品装满了整整两个大行李箱。
  建志剪纸是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47岁的张建志作为传承人,多年来致力于剪纸技艺的传承与推广。连日来,一场接一场的黄河大集,点燃了城乡冬日里的烟火气,也激发了以张建志为代表的非遗传承人参与的积极性。“非遗就是要走进群众,才能让大家了解、喜欢,才能得到传承。赶集就是一种很好的方式。”张建志说。
  半个月的时间里,他带着自己的作品赶了大大小小5场大集,也总结出了一套赶集心得——展示产品的种类要丰富,价格要亲民;想要在众多摊位中脱颖而出,得有互动环节,能随时露两手绝活;就连赶集时穿的衣服也要挑红色唐装,喜庆又应景。
  上午10点,大集准时开市,现场张灯结彩,各种商品琳琅满目,叫卖声此起彼伏。剪纸、德州窑红绿彩、黑陶等独具特色的非遗产品备受消费者青睐,建志剪纸摊位前人流也是络绎不绝。“剪纸有剪技和刻技两种基本技法,按照色彩表现形式分为单色、套色等。”张建志一边动手剪起了窗花,一边介绍着剪纸的相关知识,助手则忙着发放宣传页、招待前来询价选购的市民。
  为了迎接龙年的到来,张建志提前半年就精心设计准备了10余种生肖龙元素的剪纸产品,现场一款“龙福”小摆台格外受欢迎,很快销售一空。“这个作品巧妙地把卡通龙的形象和书法‘福’字结合起来,精巧可爱,送人自留都很合适。”市民赵静一下买了3个。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德州现有国家级非遗项目4项、省级43项、市级186项。“现如今全市上下对非遗的传承和发展越来越重视,每年都会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展演、展销活动,我们这些传承人大受鼓舞。”张建志说。在这些天的赶集过程中,有人看到他的现场即兴创作,对剪纸技艺产生了兴趣,希望可以进一步学习;也有些市民对他的产品印象深刻,零售之外还谈成了多笔量产订单,粗略计算销售额达到近8万元。
  “多开发些套色作品”“产品包装可以更讲究些”……忙碌之余,张建志不忘取出随身携带的小本子,在上面仔细记录着自己收集到的宝贵建议。近年来,在发展剪纸技艺的过程中,张建志更加注重审美性与实用性的统一,设计生产了水杯、书签、团扇等20余种剪纸衍生作品,并入选“山东手造·德州有礼”项目库。
  “赶集也是一个向老百姓学习的机会,我可以在交流中获得更多启发。”张建志告诉记者,一次一位顾客询问他有没有能够发光的剪纸摆台,他由此设计制作出了可以充电的剪纸小夜灯,大受好评。
  我市非遗年俗活动还在持续火热开展,张建志的“忙年”模式还将继续。“忙些是好事。希望能以新春佳节为契机,展示非遗魅力,将古老的民间艺术重新带回大众的视野,让非遗进一步融入百姓生活。”张建志说。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非遗剪纸5场大集卖了88万元
  本文所在版面
【第 B1 版:社会·民生】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