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上接A1版)
——聚焦“九个持续精准”系列报道⑨
  

□本报记者王秀青 本报通讯员王志浩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落实就业优先政策,提升教育发展质量,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增强社会保障能力,丰富群众文体生活,办好21件民生实事,持续精准保障改善民生。我市不断加大民生保障力度,让群众实实在在共享发展红利。
出策搭台,夯实民生之本
  就业是民生之本。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抓紧抓实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推进全国就业创业服务示范城市试点,力争新增城镇就业5万人以上,新开发特色公益性岗位5000个以上,实现“社区微业”共同体全覆盖。
  锚定目标开新局,笃行实干建新功。
  1月12日,德州市零工招聘季活动正式启动,一季度将在各县、镇级零工市场面向返乡农民工、零工、就业困难人员等群体开展各类招聘活动182场,至今已举办56场。
  “冬日送暖职等你来”,1月27日,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活动在德州全域举办,市县联动同步开展了11场大型现场招聘会,全市850余家企业参加,发布岗位需求1.5万人,近万名求职者进场应聘,达成初步就业意向7100余人。
  “我们将启动寒假‘高校学子看家乡’系列活动,组织开展专场招聘、现场观摩、座谈交流、政策宣讲、职业指导、创业培训和实习实践体验等系列活动100场以上。”市人社局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主任张明霞表示,将为更多高校毕业生留德返德就业创业提供精准服务。
  “强化援企稳岗政策支持,动态收集用工需求,密集开展招聘对接,确保周周有活动,这仅是我们落实两会精神、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举措之一。”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人社局局长郭洪霞介绍。今年德州籍高校毕业生在4万人左右,驻德高校毕业生约1.8万人,再加上农村剩余劳动力、失业人员等,就业需求总量居高不下。为此,市人社局将继续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办好民生实事,开发特色城乡公岗,纵深推进农村劳动力就业集成改革,在返乡入乡创业、打造特色劳务品牌、做强三级就业服务体系等领域推出更多改革举措。推广“社区微业”,实现“社区微业”共同体城市社区全覆盖。拓展“创贷+”服务模式,推广“创业提振贷”,力争全年发放创业担保贷款6亿元以上,加快推动创业带动就业。 (下转A4版)德州市宝丽洁物业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焦文玉经过多年努力,不但自己创业成功,还帮助4000多名下岗工人再就业。她对政府工作报告中“新开发特色公益性岗位5000个以上,实现‘社区微业’共同体全覆盖”的部署非常赞成,认为这既帮弱势群体找到了工作,又方便他们照顾家庭,还为需要帮助的群众提供了服务。
  糜镇作为陵城区的中心镇,去年开发公益性岗位328个。“我们结合工作实际,创新设置推动移风易俗的公墓协理员岗、传递爱心的博爱岗和新时代文明专员岗等8种岗位,岗位人员经公示、培训后,与村委会签订劳务合同,实现家门口就业。”糜镇党委书记张振凯介绍,今年计划再开发100个公益性岗位。
优化升级,共享品质民生
  寒冷的冬日里,我市各大民生项目建设热度不减:
  1月26日,德州市东部医疗中心项目二期建设现场一派繁忙。目前,项目主体已施工至9层,部分主体已封顶,预计2月底完成全部主体封顶。
  德州市体育公园项目北侧场馆区也在加班加点推进施工进度,目前,工程总体进度已超90%,计划于今年3月份进行试运行。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政府工作报告中涉及民生改善方面频繁出现的“提升”“提高”“丰富”等字眼,充分彰显市委、市政府持续升级公共服务设施、精准改善民生的决心和力量。今年我市持续聚焦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急需解决的问题,民生实事由18项增至21项,覆盖面更广、力度更大、针对性更强。
  去年,全市新改扩建中小学校、幼儿园53所,新增学位3.65万个。新增体育场地11万平方米,举办群众性体育活动1300余场,市体育运动学校加快建设。据市教体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将新改扩建中小学校40所、公办幼儿园12所,新增学位5.35万个,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覆盖率达到80%,创建省级以上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5个。深度推进产教融合,加快职业院校规范化建设,着力打造地域特色鲜明的职业教育先进市。推动体育设施开放学校达到400所,提质15分钟“健身圈”。
  “儿童友好社区建设被纳入民生实事,两会结束后,我们组织召开论证路演会,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会组织及群众代表集思广益。”市妇联主席赵晓静表示,将按照相关要求,做好儿童友好社区的建设指引,积极推动公园、学校、医院、商场、图书馆等公共空间的适儿化改造,鼓励、推动社会组织、爱心企业积极参与、提供服务,让孩子们有足够的成长空间,一同创造城市更加美好的明天。
扶弱助困,兜稳民生底线
  老年人吃、穿、住、行,是群众反映强烈、社会普遍关注的突出问题,临邑县先行先试,高标准推进“暖心食堂”工程建设,积极构建覆盖城乡、布局合理、共建共享的老年助餐服务网络。截至目前,全县“暖心食堂”已建成42处,累计服务1.7万人次。
  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事关生活困难群众的衣食冷暖。去年,我市新建136处“365暖留中心”,为2639名孤困儿童发放基本生活保障金5276万元。“政府工作报告对民政工作提出了更细致、更具体的要求。”市民政局局长王吉峰表示,今年全市民政系统将对照两会目标要求,聚焦主责主业,持续围绕健全完善“一老一小”服务体系,新建100处助老幸福食堂,全市29个街道办事处全部建成综合养老服务中心,为老年人提供日间照料、居家上门等服务。各县市区均设立1个以上为老慈善项目、组建1支以上为老志愿服务队伍。为1000户以上特困老年人家庭实施适老化改造工程,同时进一步巩固提升孤困儿童助学项目,努力让民政工作更富内涵、更具温暖。
  2023年,我市在省内率先实现异地住院、门诊统筹、门诊慢病医保联网结算镇街全覆盖,药品耗材集中带量采购节约费用11.8亿元。“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化职工医保全省统筹和门诊共济保障改革,居民长期护理保险覆盖面达60%以上。”市医保局局长何新梅表示,市医保局将全力落实两会精神,按照“守牢底线、夯实基础、改革创新、提质增效”的工作思路,进一步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稳步提高群众医保待遇,推进居民长护险扩面提质增效,强化医保支持中医药事业发展,推进全市医保业务“一体化”办理,持续推进医保参保扩面,不断健全完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推动全市医疗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上接A1版)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4 版:天下】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