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上接1版
  

有效监督宪法法律实施,注重加强执法司法制约监督,推动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德州。
  2023年10月18日,市人大常委会召开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各界宣传解读《德州市供热条例》。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法规科科长崔大勇认为,条例的施行,为规范供热用热行为、促进供热事业高质量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提供了法律遵循。
  听民声、聚民意,突出民生领域立法在常委会的立法工作中已是常态。以《德州市供热条例》为例,近几年,人大代表多次提出加快推进供热立法的议案、建议,社会各界呼声也越来越高。因此,常委会连续多年开展了关于供热立法的调研,于2023年将供热条例列为一类审议项目。“为做好立法工作,我们在条例起草、审议、修改过程中,围绕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开门立法、问策于民,广泛征求人大代表、专家、供热企业以及市民意见,并对条例进行了多次修改。”崔大勇说。
  为在立法中贯彻全过程人民民主,常委会还创新“6+1+7”模式打造规范化基层立法联系点。“基层联系点是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保障人民群众有序参与立法的重要途径。我们从遴选、打造、建设等方面,创新形成‘六个覆盖、一体模式、七大建设’的‘6+1+7’模式。”崔大勇说。一是开展基层立法联系点遴选工作,将基层立法联系点扩充为25个,实现人大、政府、法检“两院”、企业与其他组织等不同社会主体和类型的“六个覆盖”。二是打造“基层立法联系点+人大代表家站室”一体模式,将基层立法联系点与人大代表“家站室”建设充分结合,依托代表之家、代表联络站,把基层立法联系点建在群众家门口。三是推进基层立法联系点规范化建设,重点抓好思想政治、基础设施、制度体系、网络队伍、运行机制、宣传引导、典型培育等“七大建设”,提高立法联系点履职成效。2023年,基层立法联系点广泛收集立法信息助力地方立法。在供热、城乡供水立法中,共提出立法意见建议70多条,被采纳21条。
  目前,全市已制定地方性法规17件,如何有效保障法规实施?常委会充分发挥执法检查“法律巡视”利剑作用,坚持问题导向,紧扣法律规定,逐条对照检查法定职责是否履行、法律责任是否落实、法律执行效果是否明显。2023年,先后对气象法、职业教育法、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华侨权益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落实情况进行了执法检查。在对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开展执法检查中,实地走访了110余家企业,发放调查问卷240份,收集企业诉求和相关问题100余条,在此基础上听取审议市政府有关报告,并对18个部门单位进行了现场询问。
发挥代表作用保障依法履职
  联系群众、反映民意、解决问题,是新时代人大代表的职责和价值体现。一年来,围绕“充分发挥代表作用”,市人大常委会支持和保障代表依法履职的工作比以往做得更细、更实、更有成效。
  全面搭建履职平台。制定落实“十项措施”联系服务群众工作方案,常态化邀请代表列席、公民旁听常委会会议。深入推进代表“家站室”建设,组织引导各级代表下基层、访一线,各级人大代表进家入站接待群众成效显著。
  “人大代表‘家站室’不仅是代表履职尽责的载体,更是联系服务群众的平台。群众遇到揪心事、烦心事,都能在代表之家找代表交流、解决问题,让百姓感受到人大代表就在身边。”市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人代室主任孟繁新说。2023年以来,常委会积极探索代表履职平台建设的有效路径,逐步形成线下人大代表“家站室”和线上专题直播的“双线并行”模式。目前,全市建设代表之家117处、代表联络站217处、代表小组活动室121处。探索开展“月进站、季回家、年述职”,推动人大代表每月带着责任“进站”、每季度带着问题“回家”、每年带着履职成绩单向原选区或选举单位述职。
  精心组织代表活动。开办“走在前、争一流——人大代表在行动”直播栏目,围绕优化营商环境、全域数字化、“吨半粮”生产能力建设等主题,代表通过“线下履职+线上报到”方式分享履职经验、收集群众意见,累计参与人数136.8万人次,互动留言25.7万人次。在“抢跑数字赋能新赛道”专题直播节目中,9名市县乡人大代表现场讲述“人大代表之家”建设情况,以及数字化应用场景在工业、农业、民生领域发挥的重要作用,用事例展现了全域数字经济发展带来的新变化,以数字化赋能打造联系群众的德州品牌。“直播间”成为人大代表联系群众、为民服务的新阵地。
  提升议案建议办理实效。一年来,常委会严把代表议案建议质量关,组织专门力量逐件商议,及时召开会议,对市人大代表提出的412件建议进行交办,其中8件重点建议由政府领导领衔办理。目前,412件人大代表建议和5件议案已全部办理完毕,一批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得到解决。
  新征程上,唯有踔厉奋发、担当实干,方能行稳致远、进而有为。新的一年,市人大常委会将充分发挥人大在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中的重要作用,高站位服务中心大局、高水平依法履职行权、高效能聚合代表力量、高标准加强自身建设,努力为推动全市高质量发展贡献人大力量。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上接1版
  本文所在版面
【第 2 版:要闻·综合】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