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提速数字产业化 提效产业数字化
“稳”中勇担当“进”中敢作为
  

□本报记者王贺
  “我们与海尔海纳云共建工业互联网,与城云科技共建数智齐河创新联合实验室,西卡德高、慕尔斯、利恩斯等50余家企业‘上云、用数、赋智’,立威生物、米科思、中品数控等31家企业入选‘晨星工厂’。”齐河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司晓明介绍。2023年,齐河数字经济、平台经济实现营收过百亿元、税收过十亿元,总量、增速均居全市首位。
  数字经济是我们实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崭新赛道、关键增量和战略支撑,是赢得新一轮发展竞争的历史性机遇。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作出重大部署,去年我省召开的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会议也提出“全面塑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新优势,努力打造全国领先的数字经济发展新高地”的任务目标。
  市委十六届五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在先进制造业强市建设上增创新优势”的工作要求,强调“提速数字产业化,提效产业数字化,提质新基建,提高产业集聚度”,为全市继续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
  2023年,我市认真落实省委数字产业化“十大工程”、产业数字化“八大行动”,实施数字赋能专项行动,全市数字经济加速崛起。从数字化工厂到数字物流园区,从云商到电商,相关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不断涌现,德州连续第三年跻身中国数字城市百强榜,名次较上年前进6个位次,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提高4个位次。
  成绩难能可贵,未来更应努力。新的一年,我们在数字经济上继续增创新优势,必须认真落实好市委要求。其中,提速数字产业化,提效产业数字化,是关键中的关键。
  数字产业化是数字经济发展的根基和动力源泉。2023年,我市数字产业捷报频传,前三季度,全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完成66.6亿元,同比增长29%。
  “2023年,全市新增省级数字经济总部5个,省级数字经济园区、工业互联网平台分别达到13个。今年我们将继续加快有研12英寸大硅片扩产等重点项目建设,培大培强有研、恒芯电子等龙头企业,加力提速集成电路等产业发展。同时,集中突破软件信息服务业和平台经济,争创一批省级软件名品、名企、名园。”市工信局局长孙洪昌表示。
  发展数字经济,关键要落到具体产业上。市委十六届五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提高产业集聚度”,是加快数字经济发展的突破口。
  早在2020年,天衢新区就提出建设全国重要的集成电路关键材料基地。目前全区12家规上电子信息企业营收占全市同类企业比重达41%。负责天衢新区相关工作的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王元同表示,2024年,将进一步加大服务力度,加快项目建设进度,进一步扩大集成电路关键材料基地规模和产能。 (下转2版)
(上接1版)围绕硅片继续延链补链,引进相关配套企业,同时在硅片基础上继续向下游产业延伸。此外,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发展数字经济,不仅要有“龙头”带动,也要舞动“龙身”。在县市区,要因地制宜,打造一批数字经济特色园区、特色楼宇。
  位于陵城区的全国工业一体化鲁北大数据中心项目,是“十四五”时期我省重点规划布局的三个省级区域中心之一,目前已有10余家企业签订入驻协议。“围绕打造百亿级数字经济产业集群,我们全力筑牢鲁北大数据中心这一数字经济底座,通过建设数据存储、带宽和算力等基础设施,发展数字经济产业,并依托鲁北大数据中心打造数字经济产业示范园。”陵城区工信局局长李风华表示,今年当地将开展鲁北大数据中心二期工程的建设及招商工作,力争让这一项目的算力新增800PFlops(PFlops即每秒运算能力为一千万亿次),存力新增4EB。
  产业数字化,是数字经济发展的主战场。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必然要求。
  过去一年,我市产业数字化成效明显:实华化工、立尊焊丝等2家企业入选国家级2023年度智能制造优秀场景。欧瑞电子入选工信部工业互联网典型案例,世商焊材入选工信部5G工厂。同时,2个项目入选省级“产业大脑”,5个项目入选省首批数字经济总部,128家企业入选省级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试点。目前全市获批省级“晨星工厂”189家、试点园区2个、试点县2个,新增省级数字经济园区4个,数量均列全省第1位。
  在各县市区,产业数字化直接推动了众多特色产业跨越式发展。宁津县聚焦“一金一木”优势产业,紧跟数字经济发展浪潮,加快推动工业企业“上云用数赋智”,以智能化、数字化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当地的罗赛罗德公司2023年投资5亿元对生产流程进行智能化改造,实现了全自动上料转运、管材切割、焊接加工。“目前部分生产流程已实现24小时无人生产,省工20%、提效17%,今年产能有望突破50万台套,是上一年的2倍。”该公司副总经理任天恕说。
  “今年,我们还将继续打造一批智能制造标杆企业,按下快进键,跑出加速度,推动数字经济向纵深发展。”宁津县副县长李荣兴表示。
  “围绕提效产业化数字化,今年我市将坚持智能制造与数字化转型同频共振,实施100个市级智能化改造项目,培育15个省级智能工厂,并力争新增‘晨星工厂’200家以上。同时,还将推动首席数字服务官增量扩面,力争完成600家企业数字化转型诊断,打造10个数字化应用场景,10个特色型、行业型工业互联网平台。”孙洪昌介绍。
  新基建有助于5G、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和区块链等技术的融合创新和场景化应用,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土壤”。2023年,我市新改建5G基站3002个,总数达到1.1万个,重点场所5G网络通达率100%,为数字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今年,我市围绕提质建设新基建,将实施“千兆城市”提升工程,持续实施5G网络深度覆盖、万兆网络进园区、地下公共空间信号补盲、宽带终端规模化升级改造四大攻坚工程。“全市今年计划新改建5G基站3000个以上,改造网络低速终端20万部,将惠及100万余群众,大幅提升群众的上网体验。”市工信局副局长楚华卫表示。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提速数字产业化 提效产业数字化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2 版:要闻·综合】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