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市中医院开展颊针疗法——
治疗慢性疼痛疾病有了新选择
  

□本报记者 滕璐 本报通讯员 王琰
  “这才扎了3次,疼痛的症状就消失了,真是挺神奇的。”上月29日,德州市中医院康复医学科诊室里,大学生小张向该科主治医师钱振东说着治疗后的效果。被小张称之为“神奇”的就是医院近期开展的颊针疗法,通过“扎脸”治全身的疼痛,是慢性疼痛人群的就医新选择。
  23岁的小张因颈肩背部疼痛、颈部活动受限1个多月,到市中医院康复医学科就诊。钱振东接诊后了解到,患者平时有久坐低头的习惯,再加上户外体育运动时受凉了,导致颈肩部、上背部肌肉僵硬、酸胀疼痛,颈部活动受限,还出现头晕症状。考虑到小张是在校大学生,学习时间紧,钱振东决定为他实施颊针疗法,在脸部选择身体反射区的相应穴位,进行针刺治疗。30分钟后,针刺结束,小张说颈肩背部肌肉酸胀疼痛感减轻了一半。就这样,小张每隔一天到医院治疗一次,3次后,疼痛的症状就消失了。“虽然疼痛症状消失,但还不能大意,做好颈部保暖,尽量减少低头的动作,才不容易复发。”钱振东叮嘱说。
  据钱振东介绍,颊针属于微针系统,是通过针刺面颊部特定穴位治疗全身疾病的一种无痛针灸新疗法,具有“取穴标准、靶点明确、操作简单、快速起效”的特点,以四肢脊柱部位的急慢性疼痛为主,以及各种软组织损伤引起的急慢性颈、肩、腰腿疼痛。同时,也可以治疗针对胸腹的发病机理及症状,如胸闷、心悸、咳喘、腹胀、胃痛、便秘等,以及治疗身心方面的,如焦虑、紧张、极端情绪引起的变态反应性疾病等。
  对于很多患者来说,慢性颈肩痛、腰腿痛都与日常生活的不良习惯有关,比如低头看手机、久坐、蹲起搬重物姿势错误等。“在采用颊针疗法后,患者一定要主动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否则治疗效果很难维持,疼痛较容易复发。”钱振东提醒,药物治疗疼痛的患者,请勿擅自停药,应遵从医嘱,逐渐减量。此外,面颊部破损性皮肤病、局部感染者,晕针者、对金属过敏者,高热、惊厥、心肺衰竭及各种急腹症者,三叉神经痛及面肌痉挛者,孕妇、特别是有流产史或人工受孕者等都要慎用。施针治疗时应禁食,避免因咀嚼导致滞针、断针。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治疗慢性疼痛疾病有了新选择
  本文所在版面
【第 B3 版:健康】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