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庆云:锚定高质量 聚势启新程

城区新貌


暮色中的北海公园


全市电动车共享换电模式推广活动在庆云启动


工人操作动力电池生产线设备


三峡新能源储能电站


食品加工产业园效果图


  

□本报记者张志宁 本报通讯员马俊良 马新磊 杨坤
  冬日的庆云县,银装素裹。厚厚的积雪下,广袤的麦田孕育着生机和希望;大项目建设现场,机器轰鸣,施工人员争分夺秒;商超景区,车水马龙,人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尽管是严寒,处处涌动着事竞一流、唯旗是夺的发展热潮,迸发出实干出彩、快干出圈的创新活力。
  今年前11个月,庆云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0.5%,首次突破1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5%,其中工业投资增长21%,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速107.9%,新增27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一号产业”蒸蒸日上;“五大战役”有序推进;党员干部凝心聚力。先后获评2023年度全国“县域发展潜力”“绿色发展”“投资潜力”百强县。
现代产业崛起 谋非常之策强“硬核支撑”
  12月22日,在中科亿博(德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一排排钠离子动力电池在流水线上“游走”。“生产线马力全开,日产能达30万只,内外贸全面开花。现在,订单已经排到了明年4月份。”公司总经理郑奎说。
  稳增长的背后,是庆云县布局锂钠电新能源产业的强力支撑。为推动现代产业崛起,庆云县委县政府把握时代脉搏,谋长远之势,行长久之策,立足风电富集和产业优势,把锂钠电新能源作为“一号产业”,扬优势、补短板、建链条、育龙头。书记县长带头,既挂帅、又出征,历经20个月,引进培育总投资69.5亿元的32个高端项目。
  锂钠电新能源产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如何将其建设成为县域经济的“硬核支撑”。他们聘请专业团队制定产业发展规划,确立了“1612”发展目标(即到2025年实现年产电芯10GWh、电芯PACK6GWh、储能系统10GWh,产值达200亿元)。建设中庆新能源绿色近零碳产业园,分为ABCD四个专区,建立起从动力电池正负极材料、电芯PACK、储能系统,到后端应用、梯次利用、回收利用的完整产业链,目前A区一期和B区已经“满园满产”。
  推动产业提档升级,打造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庆云县不断求新求强,重科研、促合作、闯市场。该县成立山东科技大学德州储能技术研究院、长沙理工大学(庆云)新能源与储能技术研究院,为项目招引落地、科技合作与成果转化提供重要支撑。推动中科亿博与全国钠离子电池行业领军企业中科海钠合作,国内首个数码钠离子电池生产线投产运营。中科海钠与锦锂换电达成合作,共同推动电动车共享换电示范项目。
  构建从绿电到发展绿动能,再到赋能绿标出口产品的发展格局,全面打造城市“新富矿”。庆云县依托省内首家动力电池回收综合利用“白名单”企业—绿能环宇,引入产业项目,与苏伊士环境集团项目合作,共同开发动力电池回收利用项目。吸引了凯瑞、绿和、锦锂、睿丰等4家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企业集聚发展,华北地区动力电池综合利用产业高地正在形成。
项目建设为王 下非常之功聚“源头动力”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庆云县围绕工业强县突破、城市扩容提质、商贸物流转型升级、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文旅康养融合发展“五大战役”,奋力书写“五张答卷”。
  工业强县突破,铿锵发展。坚持精准招商,提着“菜篮”选“好菜”,培育和引进项目57个。做强经济开发区“一号阵地”,集聚中庆新能源绿色近零碳产业园、智慧体育产业园、机床附件产业园等专业园区项目66个。
  城市扩容提质,精致精细。以打造让人民满意的城市为出发点,完善基础设施,新改建城乡道路30条;优化提升街角游园15处,新增城乡绿化面积3500亩;规范提升便民市场3处,整治市容市貌。搭建“1+1+N”智慧城市架构,为城市安装上“智慧大脑”。
  商贸物流转型升级,硕果累累。先后建成金山国际海淘城、欢庆·新天地商业综合体等6大新兴市场,加速建设中庆国际智慧物流园、跨境电商产业园。实施电商培育“燎原计划”,举办电商培训班50余场次。挖掘“货郎文化”精神内涵,评选“领军商户”“诚信之星”208家,举办庆云县能源装备暨第十五届小商品博览会。
  乡村振兴全面推进,久久为功。综合开发利用盐碱地,先后改良盐碱化耕地3.2万亩、盐碱荒地1122亩;实施“五增+五减”行动,推进“小田变大田”,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助力“吨半粮”产能提升。实施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创建各级美丽乡村示范村120个。常态化开展移风易俗专项行动,涵养文明乡风。
  文旅康养融合发展,赋能前行。厚植文化根基,擦亮“吴钟故里八极之源”金字招牌,举办2023海峡两岸八极拳技艺交流大会。推出采摘园、红色研学游等精品旅游线路,建设金山古城、祥云古镇等文旅项目,举办“黄河大集”、消夏艺术节等活动,加大文旅产品供给。
  如今,行走在庆云县大地上,一个个项目陆续开工建设,一座座村庄日新月异,都见证着庆云县的变化,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营商环境优化 举非常之力塑“投资宝地”
  一流的营商环境是最好的“梧桐树”、强力的“吸铁石”,是一座城市最核心的竞争力。
  上无山,下无矿,干部群众是宝藏。庆云县全面开展干部作风和营商环境“双提升”行动,党员干部带头,传递“马上就办”快干导向,营造“真抓实干”浓厚氛围。聚焦“1512”发展思路,深化“督考问用”融合改革,设立红黑榜,打响擂台赛,工作不力及时约谈,以优良干部作风推动营商环境提升。
  千头百绪,革新者先。庆云县在办事流程上做减法,创新推行高效办成“一件事”集成改革,围绕企业从开办到注销的重要阶段,确定首批19项企业、19项个人“一件事”实施清单,让企业群众“进一扇门,办成所有事”。精准对接企业发展需求,确立40个“一把手营商环境项目”,并承诺“一把手营商环境项目”完成时限。
  增强营商环境“软实力”,离不开数字化改革。开发建设“庆松办”大数据平台和移动端APP,建立企业诉求上报等4大功能板块和企业登记档案查询等6大服务平台,构建起企业诉求“即接即办”快速响应体系。依托县政府门户网站,建立“营商环境大提升活动”专栏,公开损害营商环境线索举报电话,接受企业和群众监督。
  企业的“忧心事”转化为政府的“案头事”。该县成立“全程代办服务中心”,划分6大企业集中片区,实行“一部一片、一线办理、一门通办”,入企帮包。推行双CGO服务机制,以亩产效益为导向,在项目服务、项目审批、政策支持上实施“保姆式”服务,护航企业发展。今年以来,全县新签约项目57个,总投资60.6亿元,其中过亿元项目43个、总投资55.3亿元。26个市级以上重点项目完成投资42.5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92.8%。
  一件件改革事项深入推进,化作源源不断的发展动能;一个个重大项目建成竣工,成为县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一桩桩民生实事的落地,都是一份份沉甸甸的民生答卷,富美强县、幸福庆云建设步伐稳健有力。在这场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的发展接力中,庆云全县上下正拧成一股绳,用心用情用功谋发展,为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同心同向,接续奋斗。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庆云:锚定高质量 聚势启新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7 版:庆云专版】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