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市民为积石山群众捐款捐物,中国邮政开通寄递绿色通道——
爱心快递 畅通无阻

志愿者将捐赠物资打包装车。记者王煜琪摄


  

□本报记者张晓航马乐
  12月24日,室外寒风阵阵,德州市残疾人康复中心里却是一派火热景象。20余名志愿者分工协作,将社会各界捐赠的爱心物资清点、分拣、打包,送上2辆中国邮政专用运输车。这些饱含德州人深情厚谊的爱心物资已经启程,即将跨越1500余公里,运至甘肃省临夏州积石山县。
  12月18日夜,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震中及周边地区受灾严重。地震灾区目前最低气温达零下十几摄氏度,御寒物资比较紧缺。“我们在新闻上看到这个信息后,立刻发起了‘棉衣棉服暖灾区’活动。”德州市助残志愿者协会会长田原介绍,12月19日,他们与德州义工志愿者联合会“缘疆总会”、德州老年产业协会等多家爱心组织联合发出倡议,通过微信群、朋友圈等呼吁爱心人士捐出家中七成新的棉衣、棉服、棉鞋、棉被等,用于救助受灾群众特别是困难残疾人群体。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号召发出后,全市爱心人士纷纷响应,两床新棉被、3双厚棉鞋、5件羽绒服……不断有市民将爱心物资送到指定地点。
  “家里两个孩子的衣服,还有我和丈夫新买的棉衣,看到消息就赶紧送来了。”市民肖芳带着9岁的儿子赶来捐赠,还留下了200元爱心款,“只要大家团结一致、坚定信心,再大的灾难都会过去,希望通过这些物资传递我们的信心和信念。”
  从事教育培训行业的邹德华,在微信群中看到消息后,第一时间采购了100件崭新的羽绒服全部捐出。“甘肃那边气温低,我就想让灾民少受冻。”邹德华说,他只是万千爱心市民中的一员,做的也是自身能力范围内微不足道的小事,接下来他还将密切关注震区消息,为灾区群众祈福。
  德州孟氏蔬菜有限公司准备了100箱新鲜蔬菜,送到了捐赠点。“蔬菜都用特制保鲜箱盛放,既能防冻也可以长期保鲜,让灾区的百姓吃上新鲜菜。”公司经理孟立永告诉记者。
  聚沙成塔,集腋成裘。用了不到3天时间,他们就筹集到1265件衣物、185床新棉被、100箱新鲜蔬菜、68箱饼干、142盒抗感冒药品等。志愿者们加班加点,用了2天时间整理出首批物资,通过中国邮政开通的震后救灾捐赠物资免费寄递绿色通道,马不停蹄发往积石山县综合社会福利院。
  爱心还在继续,目前,仍有爱心市民、企业进行捐赠。“志愿者们会积极统计协调,及时将后续物资送往灾区。”田原表示,“同心抗震、共暖寒冬,我们会时刻关注震区情况,与当地群众共渡难关,期盼灾区人民早日恢复正常生活。”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爱心快递 畅通无阻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4 版:社会·民生】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