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十年增长83%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5.9%,全国居民收入保持稳定增长态势,农村居民收入增速继续快于城镇居民。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持续推进普惠性、基础性的民生建设,人民生活水平全方位提升,群众获得感显著提高。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2年的16510元增加到2022年的36883元,扣除价格因素,2022年比2012年增长83%,增速快于经济增长。
  10年间,中国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形成了超4亿人的世界上规模最大、最具成长性的中等收入群体。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改善,按联合国的标准,我国人民生活已经进入相对殷实富足阶段。
  今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聚焦民生关切,兜住兜牢民生底线,民生保障有力有效。前三季度,工资性收入和经营净收入增长较快,为居民增收提供主要支撑。全国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16747元,快于全国居民收入增速0.5个百分点;全国居民人均经营净收入4643元,快于全国居民收入增速0.4个百分点。
  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促进脱贫群众持续增收。今年上半年,脱贫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仍然保持较快增长。前三季度,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为2.51,比上年同期缩小0.06,城乡居民收入相对差距继续缩小。
  10年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扎实推进,区域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和优势互补性持续增强。
  2012年到2022年,我国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由2.88降至2.45。东部、东北、中部与西部地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分别从2013年的1.7、1.29、1.1下降至2021年的1.63、1.11、1.07。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展望2035年,我国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
  今年以来,强化就业优先导向,各地各部门抓住重点、精准施策,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进一步培育和完善劳动力市场,加大扩岗稳岗力度。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拓宽居民就业渠道,扩大就业吸纳能力,引导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鼓励农民工在城市就业创业,消除同工不同酬现象,稳定增加劳动收入。支持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发展,鼓励以创业就业持续提升居民收入水平。
  随着经济社会全面恢复常态化运行,各项政策措施叠加发力。截至2023年9月底,全国登记在册经营主体达1.81亿户,是2012年的3倍多。全国登记在册个体工商户已达1.22亿户,成为稳就业、促增长、惠民生的重要力量。
  (据新华社北京12月19日电)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十年增长83%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4 版:看天下 广告】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