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坚持人民至上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马修芬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想政治教育给予了高度重视,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论断,明确了用思想政治教育应对复杂国际环境的要求,以思想政治教育凝聚精神力量,尤其是要注重在思想教育中坚持人民至上,充分体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根本利益。
  坚持人民至上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在民族危亡之际,人民群众挺身而出,不畏强敌、不惧艰险,用血肉之躯筑起民族脊梁,为国家独立和民族尊严而勇敢奋斗。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人民群众用勤劳与智慧,在农业、工业、科技等各个领域,创造了一个个伟大成就。新时代,人民群众在科技创新、文化传承和社会治理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为国家的科技创新和文化繁荣贡献了智慧和力量。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壮大依靠人民,中国的伟大成就是亿万人民创造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才是真正的英雄,只要紧紧依靠人民,我们就一定能够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人心是最大的政治”,都在说明“依靠谁”的“谁”指的是人民,这是思政教育的内生动力,而人民赋予的力量与信心是非常宝贵的,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思想政治教育就是以赢得人心、凝聚力量为目的,要获得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激发他们的创新能力,让他们在实践中不断增长才干、提高素质,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坚持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的制胜法宝。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以来,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和奋斗目标。从毛泽东同志强调“共产党就是要奋斗,就是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要半心半意或者三分之二的心三分之二的意为人民服务”,到邓小平同志强调“共产党是人民群众的全心全意的服务者”,从江泽民同志强调“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到胡锦涛同志强调“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检验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再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的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我们的国家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中国共产党如何守住人民的心呢?靠的是“三个始终”,即始终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努力工作。
  坚持人民至上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断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远大目标和个人发展的最高境界,也是思想政治教育中重要命题,而思想政治教育又是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的主要途径,对于个体成为对社会有益的人具有决定性作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道德之于个人、之于社会,都具有基础性意义,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坚持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积累的十条宝贵历史经验之一,党的二十大报告又把“必须坚持人民至上”摆在了“把握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之“六个必须坚持”的首位,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规律指明了方向,即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下,为适应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因此,在新的历史时期,随着国内外环境的深刻变化,思想政治教育要加强人民的思想引领,讲清楚中国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发展道路,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讲清楚中国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政治认同、民族认同、情感认同,从而引领全国各族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不断凝聚社会共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和智力保障。
  注:本文系2022年度德州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2022DZZS106)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德城区委党校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坚持人民至上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本文所在版面
【第 B2 版:观点】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