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糜镇广觉寺古塔的传说
□李兴智

  糜镇广觉寺古塔始建于唐贞观十三年(639),该塔由唐代名将鄂国公尉迟敬德监造。古塔是印度覆钵式塔与中国传统亭阁建筑相结合的一种古塔形式,无塔尖,共十三层,高十丈。该塔于1941年倒塌。1300余年间,糜镇一带流传着许多有关古塔的传说。
  塔尖的传说。“广觉寺塔十丈八,二郎巡天把衣刮。拿走塔尖袖衣袖,一袖袖到鱼鳞洼。”这是糜镇一带广为流传的一首关于古塔塔尖去向的民谣,说的是糜镇广觉寺古塔与其他地方的古塔一样是由塔身和塔尖两部分组成,高度为十丈零八尺,其中塔身高十丈,塔尖高八尺。当初古塔刚由尉迟敬德监造完工,恰逢玉皇大帝外甥杨二郎奉玉帝之命巡天路过此地,杨二郎一不注意,衣服被高高的塔尖刮了个口子。被激怒的杨二郎嫌该塔过高,影响巡天,遂拿起刚建好的塔尖放入自己衣袖之中,向东北方向扬长而去。尉迟敬德等人发现后在后面急忙追赶,杨二郎无奈将塔尖丢弃至30华里以外的德平以北鱼鳞洼一带。由于无法将塔尖重新安上塔顶,尉迟敬德遂奏请皇上,在塔尖所在的鱼鳞洼又监造了一处鱼鳞寺。至此,该塔一分为二,塔尖在鱼鳞寺,塔身则留在了糜镇的广觉寺。据说,德平镇最北端房集一带就是鱼鳞洼所在地,该地原有一处寺院,叫鱼鳞寺,寺内确有一座只有8尺高塔尖的古塔,鱼鳞寺亦说为唐代尉迟敬德所监造。
  锔塔人的传说。糜镇广觉寺及古塔建成后的数百年间,寺院香火旺盛,古塔巍然屹立。不知在何年间,一场大地震波及糜镇,寺院内大殿走廊及其他房屋大都倒塌,古塔上半部也被震裂开 一条长长的大裂缝,古塔摇摇欲坠,寺内主持及周围百姓均无计可施。
  一天中午,糜镇街村民正在家吃午饭时,忽听大街上传来阵阵“锔大的、锔大的”的叫喊声。起初,人们不以为意,不知是干什么的,但叫喊者沿街叫喊不停。有好事者出门看望,只见只是一人徒手叫喊,并无其他人员和物件。有好事者上前追问叫喊者到底是干什么的,叫喊者只道是“锔大的”。好事者试探着问,“我们这里经常有锔盆子、锔碗、锯大缸的,莫非你是只锔大水缸的?正好,前些日子地震,我家大水缸被震破,你给锔上行吗?”叫喊者只是摇头,回答“我只锔大的”。众围观者不解其意,其中一好事者一抬头看到眼前高塔上的大裂缝,遂开口戏问叫喊者,“前些日子地震,前面的古塔裂了个大缝,大伙正不知怎样维修,难道你能把塔给锔上?”叫喊者回答,“我正是为此而来”。众人见叫喊者如此自信,遂引领叫喊者来到广觉寺与寺中主持相见。叫喊者与主持寒暄后,商定数日内择机锔塔,众人在疑惑中渐次离去。
  一连三日,不见锔塔的动静。有好事者傍晚潜入寺内查看,只见叫喊者与主持仍在喝茶论道。第四日一早,待人们再看到古塔时,只见高塔自上而下的裂缝被补得严严实实,七个巨大的铁锔子已把高塔锔牢。人们到寺内查看时,叫喊者已不知去向。至于叫喊者是怎样把高塔锔上的,寺内主持与众人则一概不知。人们在为古塔得以修复而庆幸的同时,更为锔塔仙人的出现而惊奇。就这样,赫然镶嵌着七个巨大铁锔子的古塔在风雨中又挺立了几百年。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糜镇广觉寺古塔的传说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4 版:往事】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