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宁津法院从法理情多方入手推进诉调对接
20起物业纠纷诉前化解

  本报讯(记者董建新通讯员马芳陈爽)近日,宁津县某物业公司负责人专程来到宁津县法院,为王文萍法官团队送来两面锦旗,对法官团队化解公司与20户业主物业合同纠纷,消除双方矛盾表示感谢。
  自今年5月份起,该物业公司分期分批将20户业主诉至宁津县法院。据公司负责人介绍,根据物业服务协议,公司为小区业主提供物业服务,然而部分业主未按时缴纳2022年至2023年期间的物业费,公司多次催要无果,于是请求法院判决被告缴纳拖欠的物业费和滞纳金。
  立案后,王文萍进行充分前期调研。此案虽然诉讼标的不大,但涉及业主人数较多,且事关物业公司经营与群众切身利益,采用诉前调解模式更有利于息诉止纷,使物业公司和业主回到彼此理解的良性状态。
  考虑到每户业主情况不同,为避免群众来回奔波,法官决定通过线上方式逐户进行调解。起初,物业公司与业主各执一词,都认为是对方违约在先,双方僵持不下。鉴于此,王文萍从法、理、情角度对双方争议问题逐一解答,厘清双方权利义务,提醒业主应当通过合理方式表达诉求,拒绝缴纳物业费只会激化矛盾,长此以往必将影响业主的生活质量。同时,法官建议物业公司认真倾听业主意见,努力提升物业服务水平。
  经过反复沟通,双方最终达成和解,物业公司分别与20户业主达成诉前调解协议。至此,这20起物业服务合同纠纷通过诉前调解圆满化解。
  近年来,宁津县法院树牢“小案事不小,小案不小办”理念,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全面推进诉调对接,将矛盾纠纷止于诉前,最大限度减轻当事人诉累。组建家事、道交、人民调解、行政和解、劳动争议、执行和解6个专业调解团队,积极参与社会基层治理,构建分层过滤、衔接配套的递进式多元纠纷解决体系,努力将矛盾化解在萌芽。
  宁津县法院依托少年家事综合中心,在各乡镇、村从事妇联工作的人员中公开选聘149名家事调查调解员,充分利用家事调查调解员熟悉基层、扎根基层的优势,建立覆盖全县乡镇的调解网格,实现由“群众上门”到“送调解到家”,把纠纷化解在地头炕头。依托“互联网+”,将线下调解模式搬到线上,运用智慧法院建设成果,实现线上调解、电子签章确认,实现“调解、立案、开庭”一站式解决模式。
  同时,宁津县法院探索完善“分调裁审”工作机制,通过“科学分案、高效调解、速裁解纷、快审速判”四位一体,推进诉讼服务中心转型升级,实现案件审判提速增效。“下一步,我们将深入推进诉讼服务体系建设,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用心用情办好每一起民生案件,让群众更加真切感受到司法温度。”宁津县法院院长任运通表示。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20起物业纠纷诉前化解
  本文所在版面
【第 B2 版:法治】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