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在全省率先实施全域水系连通工程
德州“三通六带”现代水网建设提速加码
□本报记者董天力本报通讯员李巍仑赵建伟

山东水网“一轴四横”德州市域连通西线引调水项目正加速推进


“两河牵手”沙杨河桥闸工程现场


位于武城县郝王庄镇的大屯水库


水系连通的马颊河


水清景美的减河穿城而过


  11月24日,德州市“吨半粮”创建暨现代水网建设新闻发布会举行,相关负责人介绍德州现代水网建设有关情况。德州水网基础雄厚,是国家水网、省级水网的重要支点。在国家水网主骨架中,黄河、运河流经德州,南水北调“一干多支”,德州有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和潘庄、李家岸两条引黄干渠,山东“一轴三环、七纵九横、两湖多库”水网总体布局中,德州据其五(黄河、漳卫河、马颊河、徒骇河、德惠新河)。
  为加快推进德州现代水网建设,推动全市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去年12月,我市发布《德州现代水网建设规划》,计划到2035年,将全面建成与德州高质量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相协调、与人民群众美好生活新期盼相适应、与现代化建设进程相匹配的德州特色现代水网,安澜无虞防洪排涝体系全面构建,空间均衡水资源配置格局全面形成,河湖生态系统得到有效保护,滨水空间综合服务功能充分发展,数字孪生水网全面建成,城水协同融合格局全面形成,实现“缺水城市不少水、五十年一遇无水患、‘三通六带’成品牌”三大目标。
围绕“三通六带” 打造“一网多能”
  《规划》以“三通六带、一网多能”为主线,注重加强与国家、省级水网衔接,加强与各县市区水网一同谋划建设,市级规划中谋划了各县市区水网体系,各县市区分别编制了自己的水网规划。总投资642亿元,其中,2023年至2025年计划投资209亿元。
  “三通”即疏浚拓宽河道实现河河畅通、建设河渠至水库专用管道实现河库专通、建设水库间连通工程实现库库连通,以“三通”补强水利短板,筑牢水网基础;“六带”即将河流治理保护与提升赋能相结合,一条河就是一条水资源保障带、一条防洪除涝带、一条生态宜居带、一条水陆畅行带、一条文化产业带、一条数字赋能带,通过蓝绿空间融合,开展一河“六带”一体化打造;围绕一张水网,不断完善水网空间结构,提升水网资源保障、防洪除涝、生态保育等传统功能,拓展水网交通、景观、文旅等综合功能,实现“一网多能”,全方位支撑城市高质量发展。
  联网增效,优化资源配置格局。以节水优先、量水发展,增容开源、五水互济,水系连通、优化配置为主线,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源潜力挖掘、输配体系完善和五大水源统筹配置。补网强干,完善防洪排涝体系。以畅通行洪河道、牢固关键节点和加强风险管控为主线,推进河道行洪抗洪能力提升、区域排涝标准提升和洪涝风险管控。护网提质,打造生态宜居廊道。以水质改善、水域保护、生态廊道打造为主线,开展河湖水生态环境治理、水域空间管控与保护、滨水景观廊道打造提升。展网通衢,建设水陆畅行空间。以打造干线、提升支线、推动通航为主线,开展滨水骨干道路建设和支线道路提升改造,论证推动南运河、徒骇河和漳卫新河等内河通航。依网兴业,汇聚创新发展动力。以文化引领、产业带动、水城融合为主线,打造德州水文化品牌,创新“水网+”产业模式,重塑水岸空间。智网赋能,建设数字孪生水网。以数字感知、智能调控、智慧管理为主线,开展“干—枝—脉”监测设施和“库—坝—闸—泵”智能调控工程建设,实现智慧治水。
项目赋能 跑出现代水网建设加速度
  近年来,我市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切实满足人民群众对防洪保安全、优质水资源、健康水生态、宜居水环境、特色水文化、先进水产业日益增长的美好需要,以现代水网建设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抓手,积极发挥先导作用,引领城市品质战略升级。
  为加快落实项目推进,我市建立重点水利工程服务推进机制,抽调全市29个部门组成12个服务保障专班,资金向水利倾斜、资源向水利集中。建立县市区每月“一县一单”提醒通报机制,将水网建设纳入绩效考核,促使县市区变被动为主动。加强用地保障,抢抓“三区三线”调整机遇,调出水工用地基本农田19万亩,为水网建设预留充足空间。
  我市抢抓国家水网、省级水网建设机遇,立足水网基础优势,在全省率先实施全域水系连通工程,建设具有德州特色的现代水网。今年8月被确定为全省第一批市级现代水网示范区;11月,水利部在山东召开全国加快省级现代水网建设现场推进会,我市作为全省市级现代水网示范区接受观摩,并现场汇报了现代水网规划建设情况。
  近两年,我市已完成重点水利工程投资近100亿元,接近“十三五”投资总和,其中今年计划投资54.8亿元,实施水库新建、骨干及中小河流治理、灌区改造、城乡供水等50项重点水利项目,目前已完成59.5亿元,完成投资比例108.5%。主要实施了3大类工程:一是全域水系连通工程。实施骨干河道及9条中小河流治理,25年来首次对境内徒骇河全河段60.4公里河道进行清淤疏浚,防洪标准达到50年一遇;实施马减竖河治理工程,增加马颊河向减河分洪能力30立方米/秒;实施潘庄、李家岸、齐河县豆腐窝、武城县头屯4处大中型灌区现代化改造项目,改善灌溉面积124万亩;实施齐河县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县项目,今年治理9条县乡级河道,总长65公里,打造县域综合治水样板。二是城乡供水改造提升工程。建成禹城施女湖水库,开工临邑第二水库,增加蓄水1500万立方米;改造陵城、禹城、乐陵、宁津、平原5个县市区230公里供水主管网、200个村的村内老旧供水网管,提高供水保证率。三是水文旅融合工程。将减河、岔河33公里防汛堤顶路改造成9米宽的国际自行车、马拉松赛道;完成马颊河(辛桥—李家桥闸段)清淤扩挖,河道由100米拓宽至170米左右,增加河道调蓄水能力900万立方米。与此同时,河湖水生态环境治理、水域空间管控与保护、滨水景观廊道改造提升、水文旅融合工程也相继开工。我市利用运河、黄河和大禹水文化资源,实施黄河和大运河“两河牵手”工程,打造130公里水道,连接两大国家文化公园,打造“两河文化”展示地、大禹文化新地标。
推进体制机制创新 提高水网综合效益
  “市委市政府部署实施全市域水系连通工程,主要目的就是把水串起来,把雨洪水蓄起来,把防洪能力提上来,把水的综合效益发挥出来。下一步,我们将以全省市级现代水网示范区建设为抓手,从项目建设、融合发展、数字水网建设等方面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努力在全省现代水网建设中‘走在前、争一流’。”市水利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守学表示。
  突出抓好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全市域水系连通,构建“五横三纵千河畅、一泉百湖多库通”水网布局。按照“50年一遇”标准治理马颊河、徒骇河,清淤治理马颊河故道、大胡楼沟等中小河流,疏通漳马河、跃丰河等17条分洪河道,提高河道蓄水能力、防洪减灾能力。配套完善潘庄、李家岸等6处大中型灌区的479座桥涵闸,新建刘茂庄倒虹吸,实施潘庄灌区十三干、马减竖河治理、马颊河东西宗调水闸改造等县与县之间、干与支之间的卡点堵点工程,提高水资源优化配置能力。新建夏津北城、齐河玉秀、杨庄水库及宁津第二水库等4座水库,实施宁乐庆水库供水管道工程,新建武城、夏津2座水厂,改造2000个村的老旧供水管网,推进城乡供水由一体化向现代化迈进。
  深入实施融合发展。立足水利工程基础,大力实施“水网+”工程,打造“两河牵手”“人文运河”“幸福黄河”“韵味徒骇”“活力马颊”5个生态廊道。以潘庄干渠、马颊河、沙杨河等130公里水道连通黄河、运河两大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大禹文化、黄河文化、运河文化新地标。推进大运河德州段旅游通航,建设北厂漕仓遗址等6个片区,打造城市会客厅,加强运河文化传承利用保护。实施黄河滨河大道提升工程,实施齐河县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县项目,打造生态黄河发展样板。推动徒骇河滨水道路贯通,实现全河段“水路林文景产”综合发展。提升马颊河交通可达性及沿河道路景观,连接丁庄水库、休闲小镇、滨水公园、休闲驿站、滨水商务区,将马颊河打造成为都市田园之河。
  加快数字水网建设。建设“智慧德水”数字中枢,实现对物理水网的实时监控、联合调度、风险防范,打造4个核心业务板块。实施省级数字孪生潘庄灌区试点,根据土壤墒情科学配水、调水,动态优化灌溉方案,打造“数字孪生+节水灌溉”。建设“五全四预”城乡供水管理平台,实现水量、水压、水质等关键指标在线监测、预警处置,打造“数字管理+城乡供水”。结合齐河县豆腐窝灌区入选全国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推进现代化灌区建设试点,打造“数字平台+农业水价改革”。结合数字河湖建设,打造“数字筑基+幸福河湖”,实现洪涝灾害防御前瞻预判、精准预演、科学决策、智慧调控。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德州“三通六带”现代水网建设提速加码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3 版:要闻】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