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聚焦凌晨时段,强化科学用警,取得“两升两降”成效——
“凌晨勤务”守护群众平安路






  今年1至9月份,全市凌晨时段发生一般程序道路交通事故148起,造成25人死亡,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12.9%、7.4%,较2019年同期分别下降33.9%、57.6%,取得凌晨时段见警率、管事率双提升,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双下降的显著成效。
  “今年以来,全市公安交警部门牢固树立‘交警战场在路上’的工作理念,聚焦凌晨时段道路交通安全风险,强化科学用警、集约用警、显性用警,爱心暖心护航,向疲劳驾驶宣战,推动道路交通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消除安全隐患,筑牢群众平安出行的坚固防线。”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支队长田正勇介绍说。
创新机制、典型引路,全警全力护平安
  所谓“凌晨勤务”,是指在每天凌晨0时到5时,采取定点执勤和流动巡逻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全市国省道重要节点的见警率和管事率,加强大货车、面包车管控,消除道路交通安全风险隐患,防范较大以上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统计数据显示,凌晨时段是疲劳驾驶的高发时段,特别是在客货混行流量较大的高速公路、国省道,极易引发恶性事故,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为彻底消除每日凌晨时段交通安全事故隐患,市公安局交警支队通过前期摸排,认真论证,决定推出“凌晨勤务”举措,将其作为检验“三抓三提升”主题实践活动实际成效的有力抓手,印发《关于科级干部参与“凌晨勤务”的通知》,要求干部带头,全警全力护平安。支队长每周带头参加“凌晨勤务”,支队班子带领67名科级以上交警干部包保各大队,每人每月至少参加2次“凌晨勤务”。
  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在乐陵、庆云召开德州推进“凌晨勤务”工作现场会,推广乐陵临时停车服务点“一键直达二维码”、庆云“线上+线下”常态化巡防模式,充分发挥标杆引领作用。同时,强化督导检查,规范勤务。做好350兆对讲机、车载GPS、执法记录仪“三个定位”,做实路线必检、装备必检、人员必检、战果必检“四个必检”,落实执法检查、交叉互查、点名抽查、事故倒查、视频巡查“五个督导”,将督查情况纳入“减量控大”考核,经常性组织督导检查,及时发现漏管失控问题,狠抓见面约谈、每周通报,压紧压实责任,推动“凌晨勤务”工作走深走实。
  创新机制,标本兼治除隐患。一是突出“警”,提醒到位。落实“一警示四必查”措施,一警示即巡逻鸣笛警示货车司机安全驾驶;四必查即严查客运车辆“三超一疲劳”、严查大货车违停、严查占道施工隐患、严查大货车疲劳驾驶等违法行为。创新“五措七响”恶劣天气应急措施,全市公安交警警车全部安装高音喇叭,遇有恶劣天气,全部上路昼夜高音宣传警示,提升交通事故预防水平。
  二是突出“疏”,引导到位。按照“新建一批、改造一批、共享一批”原则,充分利用加油站、修车厂、餐饮场所等社会资源,联合交通运输部门设立国省道临时停车服务点30处,可满足800余辆大货车临时停靠休息。综合采取发放《致广大货车驾驶人朋友们的一封信》、设置一键直达服务点二维码、完善标志标线标牌、沿途高音喇叭提示及“4+N”阵地宣传等措施,引导货车司机临时停靠休息,有效解决国省道大货车路边违停多发、缺少停车场地等问题,提升便民服务、安全守护水平。
  三是突出“治”,除患到位。凌晨巡逻期间同步排查、动态发现沿途隐患,依托交安委平台,及时整改安全设施不全、植被遮挡标牌、标志标线不清等隐患89处,新设警示标志32块,新划、补划震荡标线316条。开展“千灯万盏”工程,按照“8有1无”标准,治理国省道中央护栏开口591处,安装爆闪灯11946盏,提升道路交通本质安全水平。
科技赋能、创新应用,精准管控降事故
  今年以来,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围绕“凌晨勤务”,充分发挥科技手段、信息技术的助力作用,推动道路交通管理工作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自5月份“凌晨勤务”集中开展以来,全市公安交警部门警示提醒大货车10.4万辆,查纠违停大货车3.7万辆,检查七座以上客运车辆9124辆。
  科技赋能实战,发挥大数据威力。全市公安交警部门在检查站、执法站、高速服务区等关键区域科学设置“电子围栏”,共享交通运输部门货运车辆动态管理及ETC数据。“凌晨勤务”期间全程开启应用集成指挥平台、货运车辆动态监管系统,对平台系统推送的预警车辆及时流程化处置,严厉打击疲劳驾驶等易肇事肇祸交通违法行为。
  强化视频巡逻,坚持情指行一体。汇聚融合交通运输、城管、高速公路视频监控资源2100余路,拓展公安交警监控视野,健全“视频巡逻、异常发现、扁平调度、就近处置”一体化管控机制,网上网下互动,时间空间互补,提升凌晨时段货车违停、涉牌涉证、占道施工等风险发现率、处置率。创新应用“速观”交通事件AI智能感知平台,精准感知、及时预警高速公路违法停车、交通拥堵、路面异物等20余种异常交通事件,提升风险快速发现处置能力。
  创新远程执勤,警力无增长改善。创新应用高速公路收费站远程执勤系统,民辅警在收费员配合下,亮明身份、远程喊话、视频监督,驾乘人员接受疲劳驾驶、系安全带等安全提醒后通过收费站。作为全国试点,探索推进交管12123轻微交通事故快处新机制,积极构建12123线上快处、视频远程处置、社会多元联处轻微事故快处新模式,全市搭建轻微交通事故远程视频快处中心10处,提升轻微事故处置效率。推广应用远程执法系统,“远程执法室+现场执勤岗”远近结合、一点多联,执法效率同比提高175%,最大限度盘活警力资源。
联动协作、高效配合,科学用警提效能
  进入5月份以来,全市公安交警日均出动警力300余人次,警车80余辆次,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2.1万余起。通过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建立的联动协作新机制,实现了各警种、业务、资源科学配置、高效配合,切实提高了警务效能效率。
  高地联动,科学设置必查岗。综合考虑交通流量、查控条件、区域位置、事故特点和实战效能等因素,在全市国省道、高速公路出入口、主干道路岔路口等84处重点点位,依托公安检查站、执法站、智慧岗亭等执法检查场地,设置集定点值守、违法处理、流量监测、便民服务、警示教育“五位一体”的必查岗,高速、基层大队统筹用警、互动补点,高频次、多卡点开展“凌晨勤务”,严防各类交通安全风险。
  区域联动,错时保障必巡线。在国省道设置64条必巡线,科学统筹沿线交警大队、中队警力,合理规划勤务时段警力排班,开展错时联合勤务。通过错时接力、衔接补位等方式,确保必巡线凌晨时段至少有1组警力开展路面巡逻执勤,相对减轻基层民警勤务压力,解决长距离无警力执法和疲劳作战问题,有效提升警务运行质态。
  所队联动,扩大巡防覆盖面。依托“所队合一”警务模式,全市124个履行道路交通管理职责的派出所参与“凌晨勤务”,公安交警、特巡警、派出所一体联动、合理排班、科学用警,大幅提升凌晨时段见警率、管事率及勤务覆盖面,确保警情快处、违法快缉、隐患快除、应急快联、求助快应,形成“凌晨勤务”最大合力。
□本报记者 杨德林 本报通讯员 杨红省 肖华荣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凌晨勤务”守护群众平安路
  本文所在版面
【第 6 版:德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专版】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