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市级文明家庭廖邦艳一家——
乐观坚强 直面困难

廖邦艳精心照顾丈夫


  

□本报记者 王秀青 本报通讯员 李淑冉
  武城县四女寺镇李庄村的廖邦艳家庭,让人敬重,三代走出4位军人。
  58岁的廖邦艳,这位普通的妇女,令人钦佩:曾伺候年迈且双双患癌的公婆,支持丈夫的大弟参军做好坚强后盾,将年幼的小弟拉扯成人并为其娶妻,十几年如一日将父母离异、无人照管的侄子视如己出,与因公受伤而失去一侧耳朵、一个手臂、一条腿的丈夫恩爱相伴举案齐眉,把儿子送入部队……她用柔弱的双肩支撑起残缺破碎的家,用坚韧大爱筑就德州市文明家庭。
一家走出4位军人
  家门口“光荣之家”的金色牌匾,屋里镜框内一张张身着戎装泛黄的老照片,橱子里珍藏的“十佳兵妈妈”证书、奖牌……这些都是廖邦艳家的“宝贝”,见证着他们对国家的热爱和忠诚,承载着国家和社会对他们的肯定和尊重。
  “公公参加过解放战争,丈夫、小叔子、儿子都是退役军人,我是山东省第十届‘十佳兵妈妈’。”提起家庭的红色传承,廖邦艳脸上满是自豪。
  军人情怀,是廖邦艳嫁给李志刚的主要原因之一。当初,媒人牵红线时,介绍他是退役军人,她便对这个善良敦厚的男人多了一些好感,“那时他刚转业不久,我觉得当过兵的踏实肯干。但父母担忧他当兵几年没怎么干过农活,能挑起家里的担子吗?经过多次接触,志刚肯吃苦能吃苦的优良品质打动了我的父母。”1988年,两人步入婚姻殿堂。
  丈夫兄弟四人,大弟当兵时,小弟还年幼,公婆年迈多病,大嫂身患严重类风湿病多年,身为二嫂的她成了这个大家庭的“半边天”,诠释着“兵妈妈”的角色:叮嘱弟弟不用牵挂父母,承诺照顾好他们;弟弟想家了,她充当心理疏导员,电话里倾听他对家的思念和训练的苦痛,给他安慰,告诉他哥哥李志刚也曾经历过同样的情况,但是男子汉应该顶天立地,流血不流泪,经历吃苦的过程,才能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在廖邦艳的鼓励下,大弟顺利服完兵役转业回家。
  “红色基因代代传,这是咱家最光荣的事。”2013年9月,廖邦艳鼓励儿子李晓峰应征入伍。对儿子参军时的情景,她记忆犹新:顺利通过政审、体检后,儿子激动得跳了起来。她抱着儿子不住叮嘱:“到了部队要好好表现,家里没啥困难,不要惦记。”儿子没有辜负他们的期望,在部队一待就是8年,2年前才退役回到德州。
灾难面前,不抛弃勇担当
  “邦艳人好心善,这个家,多亏她支撑。”在李庄村,提起廖邦艳,大家都竖起大拇指:对公婆知冷知热,是他们的贴心小棉袄;先后帮两个弟弟娶了媳妇,组建了家庭。
  后来,公婆的身体越来越差,弟媳不堪重负抛下一岁的儿子回了娘家,小弟离婚后去了外地,她将无人照看的侄子视为亲生。这十几年,孩子不叫她大娘,管她叫娘;用一张张奖状回报这个比娘还亲的大娘。比侄子大6岁的儿子常常因为娘对这个弟弟的偏袒而委屈,跑到西屋趴在床上呜呜地哭上半天。
  “2007年婆婆被查出患有膀胱癌,做过一次手术后病情复发,老人疼得每天都哭。”廖邦艳说到这里红了眼眶。端屎端尿、喂饭擦身、不厌其烦地按摩,她从未叫过苦和累。2009年,老人去世1个月,公公又患了胃癌,也是廖邦艳每天守在身边照顾他,直到老人去世。
  最难的时候,是2014年4月。在李庄村当电工的丈夫检修线路时,不慎触电。“他全身都被烤焦了,90%面积烧伤。”廖邦艳感觉天都塌下来了。当天,转院到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救治,经历了30多次手术,终于保住性命,但医生告诉她,李志刚必须截去右前臂和右腿,右耳也保不住。听到这个消息,一向坚强的廖邦艳瘫坐在医院走廊里。
  眼泪解决不了问题,那段时间,廖邦艳不分黑白地守在丈夫病床前。李志刚高烧不退,她不停地用冰袋给他进行物理降温;夏天炎热,担心丈夫伤口化脓,她每半个小时为他翻次身。丈夫做康复训练,每次都全程陪伴。
  丈夫曾爬过窗户想跳楼,廖邦艳紧紧抱住他,让他有活下去的勇气,“无论日子再难再苦,什么都不用你做,你坐在这儿看着我们一家人往前走。”
  “我很感谢妻子,为了我,为了家,为了孩子,付出很多。”丈夫李志刚流着眼泪说出了藏在心底许久的话,“有你,才有这个家!”
  “最难的日子撑过去了,如今丈夫状况稳定、侄子去年考上了大学;儿子退役后在一家企业上班,也找到了人生伴侣,再过几天就举办婚礼。”最近一段时间,廖邦艳早上伺候丈夫吃饭后,赶到德城区打工的饭店,下班后紧锣密鼓帮儿子筹备婚礼,虽然忙碌但很开心,感觉日子越过越有劲儿。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乐观坚强 直面困难
  本文所在版面
【第 5 版: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