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我市不断完善工作机制、拓宽引才路径、优化人才生态——
全力打造区域性人才聚集高地

第二届中国·德州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大赛人才项目集中签约现场。记者 王志伟 摄


  

□本报记者 王金刚
  “基于结构创新的农用寡糖生物制剂项目落地平原,市场前景可期。”9月10日,平原县委组织部主持日常工作的副部长陈金水介绍。在第二届中国·德州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大赛上,平原县成功引进创业类一等奖项目,目前当地正积极帮助该项目做好土地审批、项目立项备案等手续办理工作。
  人才引领创新,创新支撑发展。今年以来,我市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不断完善工作机制、拓宽引才路径、优化人才生态,全力打造区域性人才聚集高地,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搭建创新载体发挥人才集聚优势
  日前,第二届中国·德州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大赛落下帷幕,共征集海内外高层次人才项目328个,最终遴选出41个优质获奖项目,其中创新项目11个、创业项目30个。在颁奖现场,30个项目集中签约落地我市。
  众多创新项目落地的背后,是德州不断优化的人才生态和产业发展环境。“我们将依托德州良好的发展环境,将项目打造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标杆项目。”京津冀地区国家级地质碳汇科技示范工程项目现已落地天衢新区,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研究员李雪松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为德州引才、留才提供了难得机遇。积极搭建创新创业者与区域产业之间的对接平台,是我市加快打造京津冀鲁人才高地的生动体现。
  “作为全省唯一纳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规划的城市,我们通过有效集成创新资源,全力做好借势借力文章,主动融入区域人才大循环,不断完善区域协同创新体系,让更多专家人才、技术成果涌入德州、汇聚德州。”市委组织部人才办主任顾翔宇介绍。我市秉承“研发在北京、智造在德州”工作理念,在邻近北大、清华、中科院、中关村核心位置,实体化打造了5500平方米的德州(北京)协同创新中心,构建“精准对接—评审入驻—飞地孵化—德州落地”全流程闭环体系,“零距离”链接首都科创资源,嵌入式推进京德协同创新,目前已入驻项目33个,吸引人才(团队)265人,12个产业化项目落地德州。
  “在积极对接京津等地人才的基础上,我市推进科教产协同创新,计划以全市12条标志性产业链、高能级科创平台等为依托,到2025年组建12个跨学科、跨领域、跨区域的科教产协同创新共同体。”顾翔宇说。
持续优化服务打造拴心留人环境
  “我每个月能领到5000元生活补贴,还申请了30万元的人才安家补贴,这样的好政策为我扎根德州解除了后顾之忧。”说起德州的人才政策,2021年来我市的山东新希望六和农牧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经理李洋赞不绝口。
  立足需求精准服务,提升人才服务保障能级。近几年,我市大力实施人才创业安心、住房安居、配偶安置、子女安顿、身体安康“五安工程”,擦亮“‘德’有你、才‘州’全”工作品牌,持续塑优人才发展生态。在强化人才安居保障上,我市制定《2023年度全市人才住房筹集计划》,将人才住房筹集工作列入全市住房城乡建设“30+N”重点任务计划,完善产权型住房、租赁型公寓、商业化酒店、货币化补贴“四位一体”人才住房保障体系。截至8月底,全市新建成人才公寓3005套,发放购房补贴1085万元。
  同时,各地积极探索制度层面保障和落实各项人才服务措施,最大限度激励和释放人才创新创业活力。在位于天衢新区的“德州人才之家”,多功能厅、项目路演室、休闲茶吧、直播带岗室等功能区应有尽有。“我们全力打造创新创业赋能、技术成果交易、人才联谊交流3个中心,目前已举办各类人才赋能活动60余场次,营造温馨如家、近悦远来的高品质人才发展环境。”德州人才发展集团总经理梁栋表示。
  我市实施人才政策落实“清零行动”,建立人才政策落实和人才满意度定期评估通报制度,以人才政策落实率提升人才服务满意度。加强人才联系服务,组建全市人才服务联盟,创新人才服务“合伙人模式”,吸纳法律、金融、医疗、教育等领域210家社会服务机构。强化人才发展保障,全面推行“德才码”,推动全市域人才认定“一站办结”、人才政策“一键匹配”、人才申报“一网兑现”、人才服务“一码供给”、人才双创“一帮到底”。截至目前,已有5792家用人单位完成注册,入库各类人才76096人。 (下转2版)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全力打造区域性人才聚集高地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1 版:要闻】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