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省劳动模范、向明农机合作社负责人王小明——
逐梦沃野的“新农人”

王小明(中)向学员展示无人机操作


  

□本报记者 唐晓颖 本报通讯员 庞占英 窦筱筱
  8月29日,在齐河县华店镇,向明农机合作社负责人王小明正操作植保无人机进行一喷多促飞防作业。“植保无人机飞防可将药液雾化后均匀洒在农作物表面,只需1分钟就完成1亩地的飞防作业,这次我们承接了齐河县20万亩的飞防订单。”他介绍说。
  今年39岁的王小明是禹城市莒镇南徐村人,自幼就对农业机械有浓厚兴趣。高中毕业后,他毫不犹豫选择了农机维修行业。“修农机不仅是个技术活,还需要体力支持,赶上麦收秋收白天晚上连轴转。有一次,我夜里修农机累得精疲力尽,手拧着螺丝就睡着了。”王小明回忆说,“那几年虽然累,但技术快速进步,看到修好的农机正常运行心里美滋滋的。”他学练结合,自创了“听、看、摸、闻、问、测”六步维修法,能准确快速处理各种农业机械的故障及疑难杂症。
  2006年,王小明学成回村成了“新农人”,并创办了向明农机维修中心。由于现代耕种模式的改变,农机散户已无法适应农业发展要求。王小明多次外出学习,于2014年联合5名农机手成立向明农机合作社,从单纯农机维修转入提供多种涉农服务。
  为带动乡亲们共同致富,王小明采用“带地入社、土地托管”模式,整合零星分散的土地进行规模发展。“我们不仅在家门口就业,还有不错的收益。入社土地实行联合作业,腾出来的时间就为周围村镇提供机耕、收获等服务,年人均分配盈余达2.4万元。”莒镇郭牛村村民郭金民高兴地说。
  现代农业靠技术,农技推广靠人才。王小明对社员定期进行技术培训,争取每人掌握一门技术、驾驶一种农机,有22人取得了植保无人机操作证。他被德州市总工会聘任为“创业导师”后,免费培训农民工5000人次,带动农民工就业近千余人。
  “有胆识敢打拼”是乡亲们对王小明的评价。2021年秋收期间,华北一带出现了30年不遇的连续阴雨天气,王小明带领合作社全体成员连续3周昼夜作业,抢收抢种近10万亩,为附近2万户农民挽回了损失。2022年,作为全国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示范区,禹城市首次进行大范围复合试种,由于国内没有普及相关农用机械,王小明根据播种和收割要求自行设计改装了符合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播种机和收割机,解决了复合种植收割难题,完成了近5000亩的作业任务。
  在王小明的带领下,向明农机合作社不断发展壮大,入社农民105人,拥有农业机械140余台套,托管土地2万余亩,年作业面积达30万亩以上,实现了小麦、玉米、大豆等主要农作物生产的全程机械化,年综合经营收入达580余万元。
  全国农业技术能手、山东省劳动模范、德州市“新农青年示范带头人”……一路走来,王小明收获了众多荣誉,“为农服务”的信念愈加坚定。“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发挥农机装备优势,增强服务能力,不断提高土地规模效益,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王小明表示。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逐梦沃野的“新农人”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3 版:民生 广告】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