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王彦臣 匠心种牙护口腔


  

□本报记者 邢仁宇 本报通讯员 夏梦
  在德州市德城区中医医院(德州联合医院)口腔科有个不成文的规定,所有医护人员每天7点50分之前必须到诊室,因为8点便要提供诊疗服务,“很多时候8点就有患者等着了,能让他们少等一分钟是一分钟。”口腔修复科副主任王彦臣说。他经常要忙到下午一点才能有空扒拉两口饭,晚上加班也已是常态。
  2005年,王彦臣刚刚进入医院时,主要从事镶牙工作。2009年,在一次交流会上,他第一次了解到种植牙技术,意识到这一技术能够更加彻底地解决患者的痛苦,于是便产生了引进该技术的想法。同年,在医院的支持下,他到上海交通大学第九附属医院进修学习。2011年,学成归来后的王彦臣立即在医院开展了此技术。德城区中医医院也成了全市首批开展种植牙手术的医院之一。
  今年8月初,60岁的郑先生来到该院口腔科进行种牙复查,王彦臣仔细检查了他的牙齿状况,结果显示,种植牙非常健康。“多亏了你这些年的指导,我现在才能和正常人没什么两样。”郑先生感激地说。原来,郑先生在十几年前的一场事故中失去了大部分下牙。起初,他想通过佩戴假牙解决咀嚼问题,但很快牙槽骨开始严重吸收,无法继续使用假牙。2012年,在朋友的推荐下,他找到了王彦臣。考虑到全部种植牙成本太高,王彦臣为他设计了种植牙加树脂假牙的治疗方案,用种植牙固定树脂牙,顺利解决了郑先生的问题。如今,11年过去了,他每年按时复查,种植的牙齿一直很牢固。像郑先生这样的患者还有很多,王彦臣告诉记者,种牙的患者不仅每年要复查,平时也要了解如何保持种植牙健康。“每天晚上,我都要回十几条患者的微信,从种植牙齿养护到某种食物能不能吃,各种问题都有。”如今,王彦臣的微信好友中,近两千人是他的患者。他说,虽然多了一项额外的“工作”,但看到患者能正常进食,自己非常有成就感,“能让患者通过美食感受幸福,我也很幸福。”
  谈及未来的打算,王彦臣说,医院新院区即将建成,届时,口腔科的规模也将扩大。“我会尽己所能,用技术服务更多百姓,让每一位患者都能够‘吃嘛嘛香’。”王彦臣说道。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王彦臣 匠心种牙护口腔
  本文所在版面
【第 B3 版:健康】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