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德州市第八届道德模范孙晓宁——
专注医护工作 做实点滴细节
  

□本报记者石秀秀本报通讯员公娜
  “您好,建议先去骨科看看,可以在手机上挂号,我来帮您。”8月11日早上8点,在宁津县人民医院门诊楼大厅,护理部副主任孙晓宁佩戴着志愿者绶带,为前来看病的患者提供导医服务。
  参加工作14年来,35岁的孙晓宁始终以饱满的热情、高度的责任心、良好的服务态度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2020年,她主动请战前往武汉支援,并圆满完成任务。2021年,被评为德州市第八届道德模范。
  2013年,孙晓宁结束了在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内科4年的工作,返回家乡,进入宁津县人民医院外科。凭借着不怕吃苦、踏实肯学的精神,她很快适应了专科的转变,成为业务骨干,并负责带教实习生。
  外科门诊量大、手术多,加班是工作日常。有一次下班后,孙晓宁接到家中电话:孩子发烧39摄氏度。但她当时正准备为一位烧伤患者进行手术,孙晓宁向丈夫说明情况,匆匆叮嘱一句“带孩子去医院”,便投入到紧张抢救中。消毒、清创、建立静脉通路为患者补液,一系列操作麻利娴熟。由于处理及时,患者手术很成功。
  由于工作需要,2019年孙晓宁调入护理部工作,除了进行日常记录、考核、档案整理等工作外,每年培训实习生是工作的重中之重。“虽有经验,但要给数十名甚至上百名大学生培训,还是有点紧张。”孙晓宁说,她严格制定实习生岗前培训计划,组建带教小组,从服务礼仪、相关法律法规、核心制度,再到技术操作规范等全部囊括其中。因为准备充分,受训学生受益匪浅。
  2020年春节,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有着4年内科、5年外科护理经验的孙晓宁第一时间向单位递交“请战书”。当年2月9日,她随山东省第八批援助湖北医疗队紧急奔赴武汉,进驻汉阳国博方舱医院开展医疗援助工作。她在承担患者护理工作的同时,还主动承担起数据统计、上报和患者心理安抚的工作。凯旋返回家乡后,孙晓宁仅休整了5天,便迫不及待地回到工作岗位。“援鄂40天是我人生的宝贵经历,非常难忘,但眼下的工作才是我长久的‘战场’。”她说。
  14年来,孙晓宁以无私敬业、忘我奉献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南丁格尔精神,一如她在日记里庄严写下的文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畏艰险,笃定前行!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专注医护工作 做实点滴细节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5 版:社会·民生】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