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东辛店镇万粮张村成立专业合作社,推动三产融合发展——
葡萄种植拓宽百姓致富路

万粮张村葡萄种植户展示丰收成果。记者 郭庆萍 摄


  

□马俊良 李晓琳
  “以前靠种地收入有限,现在除种地外还种植葡萄,不但收入上去了,还有专业的人给咱们指导,我们也成了新农人了!”7月14日,在庆云县东辛店镇万粮张村葡萄种植基地,村民张向勇忙着对葡萄进行打芯、绑蔓、套袋。
  今年53岁的张向勇子女在外地工作,他和老伴儿包了6亩葡萄园,年收入12万元左右。提起村里引进葡萄种植产业,他一个劲儿地称赞。
  说起种葡萄,村党支部书记王希营打开了话匣子。万粮张村一直有种植苹果的传统,但由于没有销售渠道,质量参差不齐,形不成特色,效益不佳。2010年村“两委”换届后,王希营大力推动土地流转,把粮食和经济作物分片种植,结合到潍坊、青岛等地学习情况,最终选定试种葡萄。“咱这儿水土好、阳光足,种出来的葡萄晶莹饱满,含水量高,最重要的是种葡萄见效快,一般当年种植,第二年就能见果,老百姓都支持。”王希营说。
  2012年,万粮张村成立葡萄种销合作社,以村集体和农户联合入股的方式建起300亩种植基地,种植金手指、克瑞森、红宝石3个葡萄品种。王希营介绍,不同品种成熟期不同,旺果期一般可持续3个多月,每亩产量大约在4000斤,市价每斤6到8元,每亩纯收入能达到2万多元。葡萄一上市,便成了大型超市里的“香饽饽”,头茬葡萄收获就带动村集体增收20多万元。
  种植成功后,村民纷纷联系村“两委”,有的加入合作社,有的学技术自己种。目前,基地葡萄种植面积达500余亩,村集体还建起了300平方米的恒温库,对当年采摘的葡萄进行储藏,春节前后销售,效益更好。
  葡萄基地规模不断扩大,该村借势发展起了旅游业,推出了葡萄观光游、葡萄采摘、农耕体验、品农家菜等。“每年中秋节前后,到葡萄园采摘的游客络绎不绝。”张向勇说,不仅如此,一些村民还学会了直播,在抖音、快手等平台上展示葡萄从种到收全过程,让客人买得放心、吃得安心。葡萄产业发展得好,村集体还出资翻修了村路,旅游大巴和货车可直接开到种植基地。
  “一产带动,三产兴旺,二产也不能落后。”王希营说。今年,在镇党委支持下,村里建起了酿酒厂,生产白酒、葡萄酒等,销量不错。如今,加入合作社的村民越来越多。不仅如此,有83名群众在合作社工作,大多是本村及周边村庄年龄偏大人员,还有32户群众在合作社带动下独立种植葡萄,这两年每户年均收入超10万元。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葡萄种植拓宽百姓致富路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2 版:要闻·综合】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