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上世纪 70 年代的乡村供销社
  

□崔建民
  1979年,我高中毕业,在夏津县栾庄供销社乔官屯中心店做了3个月的售货员。时间虽短,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中心店集售、换、收等多项服务功能于一体
  乔官屯中心店,位于乔官屯村中心东侧一条胡同尽头处,南邻村大队部,为敞开式农家大院,有7间坐北朝南的土坯房,从东往西依次为仓库2间、门市4间、经理室兼会计室1间。经理室兼会计室与门市相连,另辟一单独小院。中心店房屋陈旧门市也很简陋,进门便是一圈柜台,正面柜台销售日用百货,西头摆有酱油缸、醋缸和酒坛,东头为布料区,靠墙处则是一排放置货物的格子架。这就是当时中心店的规模。
  乔官屯中心店,地处夏津县城南15华里,服务范围南至临清县金郝庄公社夏庄、野村寨等村,西至宋楼公社潘马庄、侯王庄两村,北至地藏寺村,东至南王庄村,大大小小村庄近10个,人口近万人。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中心店集售、换、收等多项服务功能为一体,包揽了群众日常所需,极大地方便了一方百姓。
  售的方面既杂又全。生活用品有,肥(香)皂、镜子、梳子、洗发(衣)粉、蛤蜊油、雪花膏、橡皮筋头绳、脸盆等洗漱用品,凉席、蚊帐、暖水袋、暖水壶等床上用品,煤油、煤油灯、蜡烛、手电筒等照明用品,塑料凉鞋、水靴、胶鞋等脚上用品,剪子、锥子、针线、顶针、纽扣、松紧带等缝纫用品,铁锅、饭勺、汤勺、筷子、水瓢等餐具,印花布、的确良、涤卡、凡尔丁、毛毕几、灯芯绒、骆驼绒、芝麻绒等布料。这些布料或竖直排在格子架上,或盘成卷搁置一隅,最热销的布料则叠放在柜台上。当然,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酱油、醋、盐、红糖是不可或缺的。平时爱喝上一口的,有外地生产的景芝白乾、兰陵白干、泸州老窖及当地生产的夏津九龙春、夏津大曲、宋楼老窖、夏津龙湖春瓶装酒和诸多散酒。烟民们也有巨轮、灯塔、大丰收、雪梅、天坛等烟卷供其选择,要一盒或要几根均可。花糖、益和成糕点最吸引孩子的眼球了,大人来买东西,总要闹着缠着要,即便一两颗花糖也足以解馋了。但凡来到这里,人们拿布票、肥皂票、茶叶票、糖票、烟票等票证,几乎可以买到任何想要的物品。农用工具有,镰头、锄头、锨头、木叉等。不过,那时候,工具都不像现在整套配备,凡是带“头”字工具的均无手把儿,得自己回家安装。
  换,就是物物交换,用农副产品换购日用品,如,用高粱、瓜干可以换酒、换酱油、换醋,换针头线脑、铅笔橡皮。那时候,很多家庭都养鸡,因为鸡屁股相当于能生钱的“银行”,一个鸡蛋能抵5分钱,可以换一盒火柴或二两酱油,多攒鸡蛋能换更多不同价格的商品。
  收,就是废品收购。谁家有废铁、铜、铝及废塑料、废棉、废纸或旧鞋底、旧布条等废旧物资,均可拿到中心店去卖。过称后废品变现金,也使得各种废旧物资得到充分利用。
  那时候,只要早上一开门,中心店人来人往,络绎不绝,热闹得很。感觉就是一个忙字,忙迎、忙答、忙拿货、忙称重(或丈量)、忙算账、忙收款,工作不分彼此,也没有什么详细分工,哪里缺人就得顶上去,整天围着柜台团团转。
买东西大都要票,几分钱的东西都可以零碎着买
  干什么就得学什么。为尽快进入工作角色,我跟老售货员学学习“一把准”的精湛技艺,张口就来的口算精准度,算盘“噼里啪啦”响声中的过硬功夫,手持竹尺量布料时云翻浪涌般的娴熟速度等,另外,就是当好百姓的参谋和明白人,如,扯布(裁布)时,打量好来人身高胖瘦,建议人家做一身衣服需要多少布,如“套裁”(一块布料两人做)的话最省钱,还要解释什么是混纺、几支纱、是否跳纱及缩水率等问题;有空我就沿着货架一圈一圈转,对照标签区别不同类型物品,熟读默记其名称规格型号价格及每件、每斤、每尺相对应的票证。对一些物品,人们习惯说要几毛钱或几块钱的,遇到这种情况脑子反应要快,对方一出口就得当即按照价格换算出来尺寸和重量。另外,还要熟练掌握竹尺、剪刀、台秤、提子等工具的规范操作。比如说刚开始扯布时,先用竹尺量好后再打上线一剪一剪往下裁,唯恐偏斜。时间一长就驾轻就熟了,用剪刀在布料一头豁出一小缝,顺缝双手猛地一抻“刺啦”一声就一扯两开了。人们到中心店来打酱油、醋,都是自己带碗或瓶子,要用“提子”(容量为半斤、2两、1两)从缸里提出来,然后通过漏斗打给他们,二分钱、五分钱都可以打。来打散酒的一般用瓶子,打完就走。也有用茶碗和酒壶的,这个群体多为老年人,人数不多。记得村里有位老大爷,每到中午或傍晚总会如期而至,进得门来,从怀里掏出一个二两的酒壶,打上酒站在柜台前几口下肚,用手抹抹嘴,一脸满意,之后再打上二两带回家。
  我到乔官屯中心店时,这里有经理杨成振、店员有刘成合、付岳华、姜桂青,一共5个人。晚上,岳华姐、桂青姐住社员家,杨经理住西头经理室看守门市,我和成合叔则轮流住东头看守仓库。
逢集必赶,用自行车带货和驴车拉货,摸黑赶路
  每到集日,我们都要起五更赶集卖货。那时候,赶得最多的有临清县的新集村集、金郝庄村集、康庄村集,还有本县的宋楼村集和县城大集。集日时,留一至两人守柜台,其他人摸着黑就匆匆上路,好提前占到摊位。天刚放亮来到集市,便赶紧支床架、摆货物、拉帐篷,忙得不亦乐乎。摊子铺排好后,趁还未上人赶紧吃早餐。一般吃烧饼和油条,那时是难得的美食。早8点左右赶集的人渐渐多了起来,无论是扯布的、买日常生活用品的,还是打听价格的、光遛达看不买的,都要热情接待,耐心答复,忙完这头忙那头,跟走马灯似地转个不停,甚至顾不上喝口水。直到午时,人慢慢散去才消停下来,然后再收摊装车“打道回府”。此时已是疲惫不堪,浑身像散了架一般。
  外出赶集只有自行车、毛驴车代步。赶毛驴车的人名叫李以兴,是村里的代销员,30多岁。每当集日,黑灯瞎火的就赶着他的毛驴车来了,把车子装得满满当当,然后驾车悄悄出村。我们一人坐毛驴车上看货,其他人骑自行车跟在后面。当然后车架也不能空着,还要驮上几匹布。那时候道路条件差,走的路都是田间小道,起起伏伏,拐来拐去。
  在乔官屯中心店的那些日日夜夜,虽然苦点累点,却磨去了“学生娃”的娇气,修炼了性情,增强了做事的骨气底气,还丰盈了我的青春岁月,成为人生一段美好的回忆。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上世纪 70 年代的乡村供销社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4 版:往事】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