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我市整合资源、部门联动、科技赋能——
照亮流浪乞讨者归家路

工作人员为受助人员测量血压


市民在市中心广场观看市救助站宣传展板


  

□文//图本报记者李莉董天力本报通讯员王彦陈昊
  今年6月19日是第十一个全国救助管理机构“开放日”。当天,市民政局举行了以“科技赋能筑大爱温情救助守初心”为主题的救助管理机构“开放日”活动。
  活动分为展示宣传和近距离参观体验两部分。上午,工作人员在市中心广场悬挂条幅、发放宣传册、摆放宣传展板,向过往市民展示了市救助站救助管理工作标准化、制度化、规范化、智能化建设成果,以及利用科技手段寻亲的工作成效;下午,邀请我市公安民警、社会公益组织代表等20余人到市救助站,体验受助人员接待、安置等完整的救助流程,并通过向大家讲解一个个救助寻亲、临时生活照料、护送返乡的故事,呼吁社会各界关心关注流浪乞讨人员,形成合力,帮助更多遇困人员回归家庭。
坚守
1年365天,搜寻足迹踏遍城市每个角落
  “救助寻亲工作传递的是温暖、点燃的是希望、收获的是团圆,这背后是工作人员对救助工作的坚守和无私付出。”获评2022年度感动山东网络人物“寻亲天使”的谭英换受邀参加“开放日”活动时说。
  “叮铃铃……”6月14日晚8点左右,市救助站24小时救助热线电话响起,一位热心市民在电话中称他在德州汽车总站附近看到一名老年人,疑似流浪乞讨人员。值班人员放下电话立即安排工作人员驱车赶往现场救助。这样的场景是市救助站的日常。
  德州市救助站成立于1958年,是全省首个国家级“二级站”标准救助站,主要负责为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提供求助接待、临时生活照料、送医救治及寻亲、接送返回等服务。市救助站现有工作人员25名。
  1年365天,无论是炎炎夏日,还是数九寒冬,街面上都有救助站工作人员努力搜寻的身影,他们的足迹踏遍了城市的每一个角落。“赶上恶劣天气或者过年过节的时候,就更得加强街面巡查频次与力度。为了寻找流浪乞讨人员的踪迹,城区的主要路段以及桥涵、公园等,我们一天得跑三四趟。”市救助站业务科科长王涛说,“能为流浪乞讨人员找到家,我们苦点累点不算什么。”
创新
运用人脸识别、DNA比对等技术手段寻亲
  “流浪乞讨人员是弱势群体,救助管理工作是社会大救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否做好救助管理工作,直接关系到他们的切身利益。”市民政局社会事务科科长张伟介绍说,我市通过整合资源,科技赋能,营造出全社会关心救助管理工作、关爱流浪乞讨人员的良好氛围。
  去年以来,我市以打造市级救助管理区域中心站试点为抓手,聚焦资源共享、联动协同,完善了市县乡村四级救助网点,建成了以市救助站为中心、县市区救助机构为基础、镇街救助网点为补充、社区村居救助网点为依托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保护四级网络服务体系。
  “我们积极对接市社会大救助平台,开辟了寻人(寻亲)功能模块,将阿尔兹海默症患者、肢体和智力残疾人员、反复流浪乞讨人员等纳入信息库进行统一管理,通过平台系统研判,主动发现和识别出易走失人群,建立起易走失人员动态监测台账。”市救助站站长马建国说,依托四级救助网格员定期实地走访、电话询问,进行跟踪回访。
  市救助站还通过精准识别、分类寻亲等措施,丰富社会化寻亲服务,创新实施了“一对一”专人寻亲服务法、“温情感化”工作法、“一看、二听、三问、四查”工作法帮助流浪乞讨人员寻亲。
  为了能为流浪乞讨人员提供安全、及时、有效的救助,我市还将人脸识别、DNA比对、“互联网+”等科技手段广泛应用到救助管理工作中。
  据统计,自2021年以来,市救助站共救助流浪乞讨人员4240人次,为21人采集DNA进行比对,已成功为20人寻亲。
协作
部门联动,提升救助能力和服务水平
  “流浪乞讨人员多为智力残疾患者,他们无法提供有效的户籍信息,我们与公安部门协作,通过DNA、人脸识别与失踪人口进行比对,常态化开展寻亲和送返服务。”市民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赵万军表示。
  在每年开展的“寒冬送温暖”专项行动中,市民政局协同公安、城管等部门,加强街面巡查频次与力度,确保为流浪乞讨人员提供安全、及时、有效的救助。
  同时,充分利用每年6月份举办的救助管理机构“开放日”活动,在车站、公园、广场、社区等区域设立宣传点,开展现场咨询、志愿服务、宣传教育等活动,帮助广大市民及时知悉政策内容和求助渠道,自觉抵制不劳而获的职业乞讨和跑站骗助行为,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到救助工作中来。
  市救助站还结合日常街面巡查,向流浪乞讨人员活动重点区域及沿街的商家、环卫工人、保安、出租车司机、外卖小哥等群体发放倡议书,介绍救助政策、告知求助渠道,呼吁大家发现流浪乞讨人员和露宿在外的生活无着人员及时拨打24小时救助热线。通过站内实地体验,德州汽车总站客运部主任丁静说:“这个活动让我对救助工作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今后如果发现流浪乞讨人员,我会积极为他们提供帮助。”
  “我们通过‘救助+爱心人士+专业力量+社会组织’相结合的方式,为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工作筑起兜底网络。今后将继续发挥市级站的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整合全市救助资源,以制度化建设为基、规范化建设为要、程序化建设为重,聚焦资源共享、联动协同和学习交流,全力打造新时代区域性救助新格局、打造救助管理德州样板。”马建国说。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照亮流浪乞讨者归家路
  本文所在版面
【第 B1 版:民生】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