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我市纺织服装业坚持内培外引结合,聚企成链、聚链成群——
冲刺500亿级产业集群

恒丰集团提高设备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加快创新研发,推进产业升级


  

□本报记者 唐晓颖 本报通讯员 刘红
  6月11日,中国纺织行业数字化转型峰会在夏津县召开。峰会现场,德州-迪尚纺织创新联合体项目、现代数字化产业园建设项目、多组分功能性纱线基地项目、零菌家纺新产品研发平台项目集中签约。
  “此次签约项目涵盖了高端定制、个性化生产、智能化改造等领域,对破解当前行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推动德州纺织服装产业向数字化、智能化全面升级有着重要意义。”市工信局局长孙洪昌介绍。
  纺织服装产业是我市优势产业,有着较好的产业基础。我市纺织服装业坚持内培外引结合,聚企成链、聚链成群,持续优化产业生态,全力冲刺500亿级发展目标。
龙头引领差别化铸就新优势
  6月12日,华源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智能化纺纱车间内,生产线满负荷运转。去年企业实施了智能化高性能纤维一期项目,引进世界先进纺织设备,建成智能化工厂,年产高性能纤维纱线4.5万吨。
  华源生态实施了原材料、工艺、产品设计等系列创新,推动了差别化纱线的品类升级、功能提升,一批前沿流行的天然、环保、舒适性新品陆续上市,多个产品在市场占据主导地位,形成了相对稳定且高附加值的产品结构。企业自主研发的“国产芳纶紧密集聚纺产业化生产项目”被列入国家火炬计划项目,主导制定了“芳纶1313本色纱线”纺织行业标准。
  恒丰集团近年来打造了成熟的产品创新研发体系,形成了新型纤维系列纱线、特种工艺系列纱线、多组分系列纱线三大产品结构,推出了植物染纱线、铜纤维纱线、竹节纱等系列产品,由单一的棉纺织企业转型为新型纤维领军企业。他们整合力量,成立了科创中心,引进泰山学者韩光亭、西南大学教授张同华等优秀人才,全力增强研发实力;创办了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开展人才培养、技术攻关活动。去年,恒丰集团研发出400余款绿色、抗菌的功能性纱线,极大提升了市场竞争力。
  在龙头企业引领下,我市众多纺织服装企业走上了差别化发展道路,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目前,我市纺织服装产业拥有规上企业154家,形成了600万锭全国最大的差别化新型纤维纺纱生产企业集群, (下转A3版)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冲刺500亿级产业集群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1 版:要闻】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