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平原岭”趣话

历史长河波澜壮阔,复兴征程东风浩荡 杜深江 书


  

□宫玉河
  整个华北平原,一马平川,广袤无垠。其中以地貌“平阔”而取名的,恐怕只有平原县了。难道,“平原县”就真的平而无奇了吗?非也。从史料和文人墨客的作品中,竟然发现平原县境内,历史上曾经有个“平原岭”。
平原之“平”
  明万历《平原县志·山川志·形胜》云:“平原,地势平阔,旷野弥望,西襟马颊,北枕盘河,诚京、省之要冲也。”
  明万历年间御史张蕙撰《平原县志·新砖城记》记述:“地平土沃无山河之限,此邑之由名。”
  《续山东考古录》作者、清代人叶圭绶,经辨析《水经注》,实地调查并遍阅各府、州、县方志,确认“以平原为称汉平原县”。
  清乾隆《平原县志·形胜》记载:“《尔雅》云,广平曰原。《水经注》云,原,博平也,故曰平原县。顾名思义,虽乏名山,而襟带河流,浴灵衍秀,昔置郡国于此,以控扼齐赵之交,良有以也。”
  民国《续修平原县志》亦云:“一邑之建设,皆有天然之结构。平原自岱峰劈脉,蜿蜒数百里之间,洒落平洋,浩瀚无垠。”
  由此可见,平原县名之由来,是取平原地貌取名,并非以特定的人和物命名。
  从地理科学来讲,平原县地处黄河下游冲积平原,受地壳构造变化的控制,尤其第三纪喜马拉雅造山运动以来,平原县境随同整个华北台块不断震荡回旋式下降。南部山区和西部黄土高原地区的风化物质,不断被暴洪和河水冲刷携带到沉陷区沉积垒叠,塑造了华北冲积平原,形成了巨厚的新生代松散土层和冲积型地貌。
旧志多有记载“平原岭”
  《汉书》:“平原有望远台,一名平原岭,可望百余里,或以马颊河东有土堤甚高,即岭。”
  明万历《平原县志·山川志》云:“平原,自岱劈脉,势就砥平。虽无山可纪,而古堤旋峙,大河环绕,其形胜有足观者。”
  乾隆《平原县志·形胜》将旧志内容重复一遍。不过,却强调“今未审所在”,也就是没有考察到在什么地方。
  清代田雯所著《长河志籍考》卷四提到“平原岭”:“……又有平原岭上有鹿角关、望远台、寿公菴。平原岭古名也,其地有鹿角津,故以名为关。”
文人墨客多以诗作咏之
  明朝文学家、佛学家钟惺在其诗作《德州戏题》中,首句即提到“平原岭”:“地曰平原岭,行愁十日淹……”又有明末清初的毛奇龄在《送顾记室赴济南幕》提到“平原岭”:“雁度平原岭,秋高望岳楼。”田雯之孙田同之在《题海右陈人集》点到“平原岭”:“平原岭下遗芳佩,十卦斋头剩夕曛。”
  总之,平原岭应该很早就有了。至于平原岭到底是如何形成,又是何时湮灭在历史风雨中,就不得而知了。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平原岭”趣话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4 版:往事】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