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我市创新“三个协同”推动德沧衡交通运输一体化融合发展——
交通先行 深化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

连通鲁冀两省的德州北枢纽立交四通八达(资料图)。记者 郭庆萍 摄


  

□□本报记者本报记者石秀秀石秀秀本报本报通讯员通讯员李禄超李禄超李晓鹏李晓鹏王光来王光来
  德州地处山东省“北大门”,与河北省沧州、衡水两地地缘相近、人文相亲,是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区域。
  去年以来,我市以对接京津冀交通基础设施“硬联通”为基础,不断推进规则机制“软联通”,创新实施“三个协同”,与沧州、衡水共同签署交通运输高质量融合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从项目建设、服务保障、执法监管等方面开展深层次全面合作,助力德州打造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先行区。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协同互联互通提速发力
  5月19日,全省交通重点项目建设推进会议召开后,市政府分管负责同志、市交通运输局主要负责同志现场办公,逐个项目进行调度,要求加大协调力度,强化要素保障,全力推进我市交通重点项目建设。
  济南至宁津、济南至临清、济南至东阿、庆云至章丘4条高速公路是省政府确定的2023年实质性开工重点项目,我市涉及项目的各县市区、部门提前开展、压茬推进。“目前各项目施工图设计都得到批复,用地红线图也确定了,预计6月底报市级审查、7月份报省级审查,确保年内全部开工建设。”市交通运输局党组成员、三级调研员李树东介绍。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德州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三个重点领域之一,交通成为突破口。我市聚焦基础设施“南融北接”,在交通基础设施规划、设计和实施上注重一体化协同发展。
  去年,我市在完成京台高速鲁冀界至齐河段改扩建基础上,开工扩建济南至齐河段,将建成全省唯一一段双向12车道高速公路。为确保项目有序推进、如期完工,市交通运输局狠抓项目进度,落实“一线工作法”,倒排工期、压茬推进、挂图作战,全面提速提质。此外,对接省会经济圈的郑济高铁齐河段、济南绕城高速二环线西环和北环等项目超常规推进,济南绕城高速二环线西环齐河段提前1年完成主体工程,发挥效益。
  京德高速任丘至德州段,是德州乃至山东西部又一条至北京的快速通道,我市狠抓项目前期工作,开展跨省协调。积极对接沧州、衡水,共同研究解决推进项目前期工作的难点堵点,加快项目审批,抓紧落实项目开工条件,确保顺利开工建设。京沪高铁辅助通道天津至潍坊铁路庆云段以及济南至宁津、庆云至章丘高速公路等项目前期工作有序稳步推进。
  按照立足长远、适度超前原则,我市聚焦方便鲁冀两省群众出行的大项目、好项目发力,盯紧靠上争跑项目,还储备了济南至宁津高速公路北延、庆云至章丘高速公路北延等一批优质项目。
交通运输服务保障协同跨省运输更通畅
  “现在办理货车年审,不仅不用回证照所在地,忘带证件也能办,特别方便。”前不久,在办理货运车辆年审业务时,德州市丰达物流运输有限公司货车司机王建通过“运政帮”小程序出示了其衡水市普通货物运输从业资格证的电子证照,经工作人员审核认证,当场办理了业务。
  按照以往要求,货运车辆年审需货车所有人持本人从业资格证到户籍所在地办理。“我在德州工作,以前审车都得回老家衡水,平时工作又忙,来回跑很耽误时间。”王建说。
  为打通群众异地办事堵点难点,解决道路运输企业和司机“多地跑”“折返跑”等问题,市交通运输局积极与交通运输部开发的互联网道路运输便民政务服务系统对接,于2021年9月实现了道路运输从业人员高频服务事项“跨省通办”。“考虑到德州与沧州、衡水三市间人员、物流往来频繁,就业流动性强,三市合作共建,签订了交通运输高质量融合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市交通运输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杜守军介绍,目前已在经营性道路客货运输、道路危险货物运输、巡游出租汽车和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等重点领域,实现了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道路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证、车辆道路运输证等“三类九证”电子证照跨区域互认与核验,在办理道路货运车辆年审、道路货物运输经营许可和道路货物运输车辆、道路旅客运输车辆道路运输证的配发、换发、补发等业务时,互认电子证件,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深度合作、共同发展。
  我市加速与京津冀人流、物流、信息流等要素融合,在跨省运输服务保障上先行一步。去年,在全省率先实行重点物资运输通行证“四不限、一最长”办理规则,即不限制运输车型、不限制车辆使用性质、不限制申请者身份、不限制运输地域,通行证时效最长30天。采取“线上+线下”双轨办理模式,打破车辆地域号牌限制,为鲁冀两省车辆办理通行证10万余张,其中非德州籍4万余张,占比超40%。同时,在全省率先开发了“营运车辆轨迹回溯系统”,对每日进出鲁冀两省数万营运车辆运行情况即时动态监管,极大缩短了营运货车排查通行时间,通行效率提升80%以上。 (下转A2版)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交通先行 深化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1 版:要闻】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