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德城区农业农村局“鲁牧云”使用覆盖率达100%——
智慧平台助力“数字强牧”

检验检疫人员(左一)上门指导养殖户操作“鲁牧云”。


  

□见习记者刘春杨 通讯员 邱秀翠
  “检验检疫人员手把手教我们学会了‘鲁牧云’操作,能在线申请检疫证,不用再一趟趟往畜牧站跑了。”日前,德城区天衢办事处二屯村规模养鸡户王亮亮高兴地说。
  近年来,德城区农业农村局乘“数字山东”的东风,积极推进“数字强牧”工作,“鲁牧云”使用覆盖率达100%,依托全省智慧畜牧业务支撑服务系统,构建起“区镇村”三级畜牧兽医监管模式,实现从养殖、运输、屠宰到销售、生产、经营,全环节、全链条、全流程质量安全闭环监管,成功推动畜牧业工作向智能化、数字化及食品安全治理现代化方向发展。
构建区镇村“一张网”实现监管智能化
  德城区农业农村局按照“区有大平台、镇建动检站、村配防疫员”的工作思路,借助全省智慧畜牧业务支撑服务系统,积极构建区、镇、村三级畜牧工作网络,实现“人在干、数在转、云在算”的智能监管模式。
  “我们整合资金142万元,成立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应急指挥中心,建设畜牧业智慧信息平台,逐步实现了全区208家养殖场户信息动态共享和监管互通。”德城区农业农村局农牧渔业发展中心副主任任传征介绍。依托乡镇兽医站标准化提升项目,对二屯镇省级动物卫生监督检查站和黄河涯镇畜牧兽医工作站进行了信息化改建。同时,按照10个村配备1名防疫员的标准,组建了10人的防疫队伍,基本实现98个涉牧行政村全覆盖。
拓展各板块“关联性”实现监管立体化
  “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先打后补’的畜禽补贴数是按照畜禽出栏产地检疫证上的数量来补贴的,如果产地检疫漏开、不开或者多申请了防疫补贴,我们通过智慧畜牧平台监管就能发现并进行处罚。”德城区农业农村局农牧渔业发展中心二屯畜牧兽医工作站站长盖立国介绍。
  工作人员通过电脑端或手机端即可查询不同时段的产地检疫数量、无害化处理进度、屠宰检疫等情况,利用身份切换实现多模块线上监管,各环节数据互联互通、相互印证。通过智慧监管,实现了动物免疫和产地检疫关联共管,检疫出证后系统自动核减养殖场(户)存栏数量;实现了产地检疫与运输监管关联共管,备案信息与动物检疫证明电子出证系统关联,未经备案车辆不予出证。
  2022年,德城区依托智慧畜牧平台出具动物检疫证明(A证)286张,动物检疫证明(B证)5570张。畜禽运输备案车辆52辆,检查运输动物及动物产品车辆13979车次,猪牛羊20.24万头、鸡鸭4784.95万只、动物产品2428.94万公斤,监管更细致、更严密、更公平。
强化技术“推动力”实现监管全面化
  “今年2月以来,防疫人员走村入户,指导养殖户操作‘鲁牧云’,让‘群众跑腿’变‘数据跑路’,打通了智慧畜牧的最后一公里。”德城区农业农村局局长王莉说。
  “鲁牧云”是山东省智慧畜牧App管理软件,2021年12月上线后,我市积极推广使用。为让养殖场户、屠宰企业和基层检疫机构尽快熟悉智慧畜牧App,德城区农业农村局主动作为,进行线上培训、线下宣传、实操教学,印发智慧平台系统操作明白纸10000余份,微博、微信公众号推文20余篇,统一制作宣传挂历、漫画500余份,保证各养殖场户每户一套张贴上墙。
  今年4月,德城区黄河涯镇小史庄村养鸭户史书昌,将一面锦旗送到了德城区农业农村局黄河涯镇畜牧工作站工作人员手中,对他们上门教会他使用“鲁牧云”表示感谢。区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进圈舍、教应用、解疑难”的敲门服务活动受到了广大养殖户欢迎。目前,全区已实现养殖场户、屠宰企业和基层检疫机构“鲁牧云”使用覆盖率100%,畜牧监管日趋智能化、数字化。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智慧平台助力“数字强牧”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6 版:基层三农】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