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上接1版)

  (上接1版)
  百多安科技创新团队获省杰出工程师团队;
  ……
  仅是最近两年,全市科协系统就有11名优秀科技人才获得“山东省优秀科技工作者”等省级以上荣誉。同时,我市共授予60位40岁以下的青年科技工作者“德州市青年科技奖”,授予177位优秀科技人才“德州市优秀科技工作者”,并在基层一线遴选出70名“最美科技工作者”,23人被评为德州市企业“创新达人”。
  “能够获得‘最美科技工作者’,既是对我工作的认可,更是对我们团队的认可,我们将继续努力,为我市地热勘查开发贡献力量。”今年获评“最美科技工作者”的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二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副总工程师张平平表示,新荣誉将为技术团队注入新动力,他们正努力研发更高效的地热开采方式,力争在德州建设省级地热利用试点城市中作出贡献。
  “去年以来,我们还开展了首届智库课题调研工作,并与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联合开展了德州市第十六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成果评选工作,均取得良好效果。”市科协主席苗晓钢表示,通过不断开展科技人才评选活动,越来越多的科技人才涌现出来。针对这些人才,科协组织将从政治引领、学术交流、评先树优等方面帮助他们更好更快成长。
  去年以来,市科协克服疫情造成的不利影响,先后举办了15期天衢科技论坛,邀请省内外专家95人出席论坛并作报告,我市共有8600余名科技工作者参加。“在德州天衢科技论坛上,大家能够加强交流,探寻产学研融合发展的新途径。”省物联网协会秘书长侯广尧在我市产业互联网赋能制造业转型发展论坛上说。
主动服务,做好科技人才成长的“助推剂”
  “去年以来,我们先后指导支持市级学会、高校科协举办学术会议130余场,线上线下参会1.5万余人次。同时,支持市农科院举办首期天衢农科论坛,并积极承办省级论坛,去年共承办5期泰山科技论坛,数量居全省首位。”市科协学会部负责人介绍,伴随越来越多学术交流活动的开展,我市科技人才的学术水平明显提升。
  今年年初,市科协联合多部门印发《关于做好企业科协组织建设的通知》,目前有32家企业纳入试点。禹王集团、福田药业、泰山体育、百多安、古贝春集团等5家企业科协先后入选省科协企业科协试点。通过企业科协这一组织形式,市科协可以将企业科技工作者有效组织起来,促进企业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2022年8月,由市分管负责同志任组长的创建“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工作领导小组成立。利用“科创中国”的丰富资源,我市加大创新型服务平台建设力度,组织德州学院等高校科协与企业开展校企合作,推进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落地转化。去年至今,全市已新建省级科研平台、研发中心、技术转移转化基地19个,开展课题研究、技术服务1200余项,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项,实施科研成果转化项目162项,转化收益2890万元。
  今年3月,在市科协积极争取下,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医用塑料专委会落户我市,百多安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海军当选主任委员,我市在医用塑料行业有关标准制定、人才培养等方面的话语权得到明显增强。经过两年努力,不仅是医用塑料行业,协会还促进了我市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
夯实基础,做好科技人才成长的“播种机”
  前不久,乐陵市科协组织志愿者到共驻共建小区开展科普宣讲进社区活动。其间,志愿者们向居民介绍科普知识,引导居民建立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
  近年来,伴随我市各地科普活动日益频繁,科普形式不断创新,相关体系不断完善,我市科技创新工作的基层基础不断夯实。在最近一次的全民科学素质调查中,我市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提升幅度居全省第一。
  如今在广大农村,各县市区科协组织抢抓我省实施基层科普行动计划的机遇,正依托各社区科普馆、科普教育基地,聚焦乡村振兴等重点工作开展科普活动。其中,平原县新型农民产业发展协会、乐陵市润东农业技术协会等17个科普基地已相继获得省级表扬奖励。
  在校园,科协组织将弘扬科学精神贯穿于育人全链条。全市范围内,累计开展科普报告百校行100余场次,连续十四年举办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并通过德州市首届青少年科技节、机器人大赛等活动,收集作品460余份。去年6月,在市科技馆举办的以“探索·启迪”为专题的科普展览,截至今年5月下旬,市科技馆累计接待游客达3.5万人次,提供团队讲解66场,开展未成年人科普教育活动120余场。
  伴随着第七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的到来,全市各级科协组织将继续勇于担当、积极作为,大力推进科技人才队伍建设,让更多青年才俊成长进步,让更多科技领军人物脱颖而出,团结带领广大科技工作者迈出建功新时代的铿锵步伐,用智慧和汗水谱写新时代现代化强市建设的崭新篇章。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 (上接1版)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2 版:要闻·综合】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