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加大财政金融支农力度 促进教育资源均衡配置
“四个融合”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本报讯(记者郑东岩)5月18日,市政府新闻办举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专题新闻发布会第六场,邀请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全市城乡融合发展情况。
  近年来,我市各级各部门加快推进城乡要素融合、服务融合、设施融合、经济融合,各项任务全面发力、多点突破,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强化规划引领,城乡融合政策机制不断完善。先后制定印发了《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德州市新型城镇化规划(2021-2035年)》等文件。市有关部门围绕人口、就业、土地、财政、金融等重点任务,研究出台了20多项具体政策措施,形成了协同高效的工作推进机制。
  注重试点示范,省级试验区创建工作扎实推进。6个县市区入选省级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截至2022年底,5项试验任务取得了初步成效,试验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累计1574.99亩,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农村集体经济股权抵押贷款28.58亿元,城乡产业协同发展对接额突破380亿元,先后有7条典型经验做法被省发展改革委印发推介。
  推进“四个融合”,加快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坚持自由流动、平等交换,推进城乡要素融合。鼓励支持退休人员、企业技能人员、外出经商人员、退役军人、高校毕业生“五类人员”入乡返乡创业;推进城乡土地集约利用,累计立项小挂钩项目71个,拟形成建设用地指标4681亩;加大财政金融支农力度,2022年统筹安排涉农资金53亿元,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比重达到6.03%。
  坚持全民覆盖、普惠共享,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融合。促进城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实施农村教育强镇筑基、小规模学校撤并、薄改与能力提升“三大行动”;建成医共体19个,乡镇卫生院“国家优质服务基层行”基本标准达标率100%;基层文体组织、文体队伍、文体场所建成率100%;建立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确定和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稳步提高居民基本医保和大病保险筹资标准。
  坚持先建机制、后建工程,推进城乡基础设施融合。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规划,以县域为整体,统筹规划全域覆盖、城乡一体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建制村实现100%通硬化路;建立完善城乡环卫一体化、农村污水处理、无害化卫生厕所管养体系。
  坚持动能转换、完善链条,推进城乡经济融合。创建新六产示范县8个、新六产示范主体74个;畅通城乡市场供需体系,完善县、乡、村三级商业网络,强化县城综合商业服务能力、乡镇区域服务能力、村庄便民服务能力;健全农民收入增长机制,完善县、乡、村三级就业服务体系,累计开展务工人员职业技能培训超过11万人次,开发城乡公益性岗位9万余个,上岗5.4万人。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四个融合”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2 版:要闻·综合】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