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武城发挥警民联动作用,构筑社会治安防控新格局
千名“郝乡义警”携手护平安

  本报讯(记者董建新通讯员王丁)“这世上可没有天上掉馅饼的事儿,如果感觉不对劲,第一时间联系公安民警,可不能随便打钱啊。”5月15日,在武城县郝王庄镇萱草社区,42岁的“郝乡义警”成员唐志峰正向广场乘凉的几名老人宣传反电诈知识。大家一边聊,一边讨论身边发生的真实案例,各类防范知识在潜移默化中入脑入心。
  在郝王庄镇,“郝乡义警”可谓鼎鼎大名。他们身着红马甲,走在反诈宣传、矛盾调解的第一线,他们中有老师学生、有退休干部、有邻里乡亲……在志愿者们的帮助下,武城县公安局郝王庄派出所各项工作顺利有序开展,全镇社会治安状况持续稳定向好。
  谈及“郝乡义警”建立的初衷,郝王庄派出所所长高常杰坦言,其实是源于一次未能成功劝阻的电信诈骗。
  去年夏天,高常杰接待了一名求助群众。在家备考研究生的刘某接到某平台“官方”电话,并按对方要求转走4万余元。之后,刘某越想越不对劲,于是到派出所报警求助。虽然警方立即启动紧急止付程序,并联系了相关平台,但由于汇款时间太长,最终未能挽损成功。
  看着悔恨的刘某,高常杰心里不是滋味。“骗子骗术不断升级,要想真正守住群众‘钱袋子’,还是得从提升大家反诈意识入手,反诈手段只有与时俱进,才能防止更多人上当受骗。”
  然而,如何才能让反诈效果最大化?“警力有限,民力无穷”,在民警们集思广益下,大家一致认为,可以组织一支群众队伍,配合民警宣传反诈知识。
  2022年11月,郝王庄派出所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成立了“郝乡义警”队伍,这支队伍不仅有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志愿者,更有辖区热心群众。从此,在大集、田间地头、社区广场都能看到身穿红马甲的反诈义警队伍。
  随着人员不断丰富、工作不断深入,“郝乡义警”开始在反诈之外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之前一直有群众向我们反映,每到放学时候这条路就特别拥堵,启动护学岗刻不容缓。但派出所民警力量有限,还需要值班、出警,无法兼顾。自从有了‘郝乡义警’,这个问题迎刃而解。”民警彭建明说,在民警组织引导下,现在一到放学,“郝乡义警”志愿者们就会有序组织起来,有的指挥交通、有的规范路边非机动车停放、有的护送孩子过马路,群众队伍补齐警力空缺,让校园安保力量真正充实起来。“志愿者们本身就是热心肠,现在有了统一行动调度,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向上力量。”高常杰说。
  如今,无论是遇到矛盾纠纷还是求助类警情,都能看到“红马甲”的身影。“郝乡义警”成立以来,队伍已扩大到千余人,形成了一呼百应、邻里守望的社会治安防控新格局,此机制也逐步向全县推广,为辖区平安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千名“郝乡义警”携手护平安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4 版:法治】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