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温暖患儿的“护士爸爸”

王奔陪患儿一起画画


  

受访对象: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德州医院儿科病区护士长王奔
□本报记者滕璐本报通讯员李梦娇
  走进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德州医院儿科病房,相比医院其他病房,这里洋溢着更多的暖意:孩子们咿呀学语的童音、医护人员鼓励的微笑、患儿伸出小手往护士怀里钻的温馨画面……
  在这里,病区护士长王奔每日重复着备药、注射、量体温、输液、办理出入院、辅助治疗等护理工作,全心全意照顾着生病的孩子们。
  2006年,王奔大学毕业后便开始护理工作的生涯。在山大齐鲁医院德州医院,他先后在麻醉手术科、急诊科工作过,2016年,因工作需要,他又与儿科结下了不解之缘。做护士难,做儿科护士更难。面对懵懂无知的孩子,需要付出更多的耐心。面对焦虑的家长,需要承受更多的压力。“正因为‘儿科’两个字,更显圣洁,责任更重,需要更多的爱心、细心。”王奔如是说。
  在工作中,王奔的角色不仅是一名护士,更像是一名“爸爸”。
  曾经有个福利院的孩子生病住院了,因比较内向不爱说话,作为责任护士,王奔每天除了正常护理工作外,都要来病床前和孩子聊聊天,陪孩子玩游戏,还在家中带来绘本读给孩子听。孩子很喜欢这位温柔的“护士爸爸”,出院前,拉着王奔的手说:“你什么时候能去看我?”“你要听话,好好吃饭,好好睡觉,不生病了我就去看你。”王奔抚摸着孩子的头说。而他也兑现了诺言,在一个周末休班时特意跑到福利院去看了这个孩子。“护士爸爸,护士爸爸!”见到王奔时,孩子高兴地跑过去抱住了他。那一刻,王奔流下了幸福的眼泪。
  去年,因疫情原因,医院病房只允许一名陪人。家长吃饭、洗漱时,王奔和同事就充当起临时的“爸爸”“妈妈”,边工作边陪着小患儿。“小家伙们也格外懂事,我忙的时候一动不动地躺在怀里,陪着我一起工作。”说话间,脸上洋溢着一副慈父的笑容。
  如今,王奔也成了年轻护士们眼中的“老资历”了。对于新人,作为护士长,王奔经常耐心细致地向他们传授护理经验,“如果把患儿当成自己的孩子,就不会觉得他们的哭闹是一种麻烦,医患关系也会更加和谐。”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温暖患儿的“护士爸爸”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3 版:健康】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