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冀鲁边区抗日根据地创建85周年新闻发布会召开
深挖红色资源 讲好革命故事

  本报讯(记者杨鸣宇)5月9日,我市举办“1938—2023·冀鲁边区抗日根据地创建85周年”新闻发布会,介绍冀鲁边区抗日根据地相关情况。
  冀鲁边区以德州为中心,是中国共产党在山东创建的第一个抗日根据地,面积约3万平方公里,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在全面抗战时期,冀鲁边区的“四个第一”点燃了齐鲁大地的抗日烽火:成立了山东省第一个民众抗日团体和武装——华北民众抗日救国会和华北民众抗日救国军;发动了山东省第一个由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起义——乐陵黄夹起义;打响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山东抗战第一枪——乐陵枣林阻击战;建立了山东第一个抗日民主县政府——乐陵县抗日民主政府。
  今年是冀鲁边区抗日根据地创建85周年,为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弘扬革命精神,经中共德州市委研究决定,举行“1938—2023·冀鲁边区抗日根据地创建85周年”相关纪念活动。
  5月至6月,举行“走进冀鲁边”媒体采风活动,邀请中央、省、市主流媒体对冀鲁边区相关县市区进行深入采访。6月底前,完成冀鲁边区革命纪念馆展陈内容的改造提升工作。7月8日前后,举行“纪念冀鲁边区抗日根据地创建85周年”红色文化学术交流会、“纪念冀鲁边区抗日根据地创建85周年”红色文化研讨会,其中,研讨会已于4月20日面向社会各界刊登征文启事,目前已成立专家评审组,对征集到的研究文章进行集中评审,择优结集成册。9月,萧华将军革命文物陈列馆、老革命家孙轶青同志艺术馆正式开馆。
  围绕红色文化发掘利用,德州市深入挖掘冀鲁边区革命历史资源,加强红色文化和基因的保护、传承和弘扬,着力打造区域性红色文化高地。
  深挖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建立全市红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协调机制,推动红色标语、图书资料等纳入革命文物保护范围,全市共有国有馆藏革命文物400余件(套),46处不可移动文物、32件可移动文物列入山东省革命文物名录;坚持整体保护与重点保护相结合,着力打造宁乐庆红色文保片区,推动实施乐陵大桑树村革命旧址等革命文物保护项目,参与编制《冀鲁豫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工作规划》。
  着力打造红色旅游项目。策划推出红色旅游路线,打造红色研学基地;充分融合冀鲁边区红色文化资源与千年枣林生态旅游资源,以冀鲁边区革命纪念园为依托,推动打造红色文化旅游教育基地。
  讲好红色革命故事。创作红色音乐剧《兵出渤海湾》,赴新疆进行文艺巡演;以国家3A级旅游景区——宁津德百杂技蟋蟀谷为依托,创作推出《大刀传奇》杂技剧。
  助力红色旅游扶贫。先后争取到冀鲁边区革命纪念园扶持资金1800余万元,完成枣乡人家、红枣交易中心冷库等扶贫项目;千年枣林游览区通过与乐陵市城投公司合作,实行枣树整建制流转,实现枣资源保护与枣农增收双赢。
  乐陵是冀鲁边区的核心区,拥有丰富的红色资源、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近年来,乐陵市整合各方资源和力量,先后建成和修缮了冀鲁边区革命纪念园、大孙爱国主义教育展馆等革命纪念设施,形成了以冀鲁边区革命纪念园为龙头,鲁西北、冀东南地区规模最大的革命纪念建筑群。目前,冀鲁边区革命纪念园已获批国家级著名抗战纪念设施、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成为山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党史教育基地、统战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北有冀鲁边、南有沂蒙山”的红色文化品牌正在全省、全国叫响。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深挖红色资源 讲好革命故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2 版:要闻·综合】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