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省级文明家庭杨连印家庭——
传承书香好家风

杨连印指导留守儿童学习。记者 刘振兴 摄


杨连印整理图书


  

□本报记者王秀青本报通讯员李立鹏马俊良
  4月8日,在位于庆云县渤海路街道新兴社区的杨连印新时代文明实践家庭站,杨连印、王凤贞夫妻俩和十几位志愿者紧锣密鼓地排练现代京剧《红灯记》选段,为全县“五一”“五老”京剧演唱会准备节目。
  今年70岁的杨连印是退休教师,他秉承“崇文向善,兴家报国”的家训,获评全国优秀教师,两个女儿出类拔萃,“一门两博士”成佳话。2006年,杨连印、王凤贞夫妻俩携手建起了庆云县第一个家庭课外辅导站,去年又升级为新时代文明实践家庭站,17年来关爱、帮助留守儿童600余名。自费购置乐器,成立了“五老”关爱演唱团,公益演出50余场。杨连印家庭先后获全国最美家庭、全国书香之家、山东省文明家庭等几十项国家、省、市级称号。传承
一家三代为师书香融入血脉
  杨连印家庭是教育世家,一家三代为师,读书、育人成为家风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受父亲影响,杨连印从小爱读书,没钱买,就去书店蹭书看。高中毕业后,他自学考取大学文凭,成为一名教师。18岁登上讲台,40多年恪尽职守,爱生如子,桃李满
  天下。
  杨连印曾获评全国百名“传承好家风的好妈好爸”,他认为言传身教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大女儿杨静小时候经常和他去书店,“她最开始在一旁看着我读书,后来就自己爱上了读书。”杨连印说,二女儿王萍小时候调皮捣蛋,为了帮她改掉这一坏习惯,他每晚都给她讲睡前故事,用故事讲述道理。王萍逐渐变得乖巧懂事,也喜欢上了读书。“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好习惯一旦养成,孩子健康成长水到渠成。”杨连印说,大女儿曾获山东省优秀毕业生称号,现为山东财经大学副教授;小女儿曾获宋庆龄奖学金、杰出博士生等称号,现为齐鲁工业大学副教授。
  妻子王凤贞在家庭读书氛围影响下,也天天手不释卷。好几次,杨连印做好饭菜出去遛弯儿回来,发现她还在书房看书。
  与书为伴、与书同行是杨连印家庭成员的共同习惯,全家人日均阅读时长达3小时。“教了一辈子书,自己的最后一课就是读书学习。”一有时间,杨连印便埋头于书本报刊之间,努力补完自己的“最后一课”。
  如今,杨连印家中不仅藏书超万册,书本知识还被“搬”到了墙上,“种”到了地里。墙面上,张贴着几百幅国史、党史、家乡史、古典诗文等方面的图片资料;院子里,人和动物和谐共存,是一个生态环保知识的“学习园地”。全家读书成功成才的经验和优美的读书环境,让许多学校和相关部门把这里设为“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基地”。创新
家园变校园情暖留守儿童
  一大早,开门、烧水、整理书桌……每到周末,杨连印家都热闹非凡。上午8点刚过,社区周边就有很多孩子来这里写作业、预习功课。“文明实践家庭站真是帮了我们大忙。”送孩子过来的家长纷纷表示。
  2006年,退休后的杨连印和妻子把自家300多平方米的小院收拾出来,建立了家庭课外辅导站,划分为生态园、才艺园、书香园、健身园、感恩园等5个园区,组织留守儿童开展读书健身、学习才艺、种植蔬果等活动。为了让来此学习的孩子们素质得以全面提升,杨连印自费30余万元,购置了大量教学设施和用品——院子里设置了秋千、吊环、爬梯,建起了乒乓球室,屋内配备了电脑、黑板、图书等。杨连印担任语文、数学、才艺老师,王凤贞是专职乒乓球教练,两个女儿寒暑假回来担任英语老师。
  文明实践家庭站还设立了心理咨询室和“杨爷爷信箱”,每年有几百名学生和家长接受心理辅导。
  去年3月,杨连印的家庭课外辅导站成为全县首批试点,服务范围也从“一小”扩展到“一老一小”。他自费购置乐器,成立了“五老”关爱演唱团,组织离退休的老干部、老教师、老模范、老专家、老军人等60余人,每周一、三、六在家里排练节目,并以老带幼,对青少年进行思想教育、才艺培养。演唱团成立以来,共开展了50余场公益演出。弘扬
高扬公益旗帜播撒爱心阳光
  2022年9月,获评山东好人;今年3月,入选全省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最美志愿者……荣誉名单不断拉长的背后,是杨连印高扬公益旗帜、无私奉献的身影。
  近几年,杨连印举办大型宣讲近千场,全县小学教师、县属小学大部分家长都听过他的讲座。在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中,开展专题讲座100余次,最近作为“老少共话中国梦优秀案例”推荐参选省级评比。为扩大受教育面和覆盖面,他搜集了大量图片资料,涉及中国历史、古代诗文、孝亲尊师等内容,制作了70多平方米的展板,带到各学校巡展。一年来,参观学习者达上万人。
  为动员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志愿服务,杨连印积极开辟新的教育平台:联合社会爱心人士,组建多个公益团队;联合具有国家心理咨询资质的专家,创办了全县第一个青少年公益心理咨询中心;联合国学爱好者,创办了全县第一个公益国学堂。他还在庆云县实验小学、西湖社区等12个学校和社区设立了心理咨询室和特色工作室,每年近千名学生和家长接受心理健康辅导,得到温暖、慰藉和帮助。
  由于过度劳累,杨连印患上了脊髓血管病,导致行走困难,甚至有下肢瘫痪的危险。2019年3月,他在北京一家医院进行了7个小时的全麻手术后,身体虚弱疲惫,疼痛难耐。这时他收到了一条留守儿童的短信,诉说不想上学了。杨连印躺在病床上,忍受着病痛,耐心疏导孩子,解开他的心结。截至目前,百余名因心理问题辍学的儿童在他的疏导下重返校园。
  “教育梦是中国梦的开始,孩子们是托起中国梦的力量。我虽已是古稀之年,但只要面对孩子们,就会充满激情,有使不完的劲儿。有生之年,我会一直干下去,大手拉小手,一起走向更加幸福的明天。”杨连印说。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传承书香好家风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3 版: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