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上接A1版)
  

(上接A1版)当年4月,该村召开了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在广泛征求村民意见的基础上,决定按照三代以内迁入公墓安放、其余坟墓就地平整原则进行殡葬改革。“党员干部带头,村民纷纷响应,仅用3天时间就迁坟220多座,实现了全村无坟头。”刘长升回忆说。
  李营村绿色殡葬的顺利推行,源于庆云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庆云县把深化殡葬改革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全力破解观念、土地、资金三大难题。按照“宜堂则堂、宜墓则墓”的原则,多方联动筹措资金,通过老坟改造、综合利用盐碱荒地及特殊用地,建设公墓祠堂。截至目前,全县已建成县级公益性骨灰楼1处、园林式祠堂66处、花园式公墓16处,覆盖290个村,消除坟头4万座,腾退土地1200亩,增加耕地1150亩。
  清明节前,在武城县武城镇东岳觉寺村绿色公墓,松柏郁郁葱葱,修葺一新的墓碑整齐有序,不时有村民来祭祀先人。像这样设施完善、环境整洁的农村绿色公墓,该县已建起36处。
  武城县瞄准农村祭祀环境差、丧葬费用高等影响殡葬改革的堵点,以建设绿色园林式公墓为试点,统筹规划好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县乡村三级联动,我们帮助群众算好经济账、土地账、环保账、安全账、和谐账。比如推行绿色公墓,仅取消棺木、丧架队,就可节约3000元至1万元,每起丧事办理费用由2万元下降到2000元左右。”武城县民政局局长陈峰说,该县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实行灵活多样安葬方式:四女寺镇卧虎庄村将三代以内的坟墓全部迁入公墓,其余采取分姓氏建设瞻仰墙,全村12个家族修建了12块瞻仰墙,便于后人追思;武城镇肖邢王庄村将墓园划分为14个家族“庭院”,一个家族葬在一个“庭院”,获得群众认可……
  公益性公墓建设是重要的民生工程,也是殡葬改革的关键一环。市民政局社会事务科科长张伟介绍,我市积极推行树葬、花坛葬等各类节地生态绿色安葬方式,规划建设1705处公益性公墓,满足城乡居民骨灰安放需求,目前已建成900余处,农村公益性公墓实现全覆盖。
创新方式 优化服务 文明祭扫已成主流
  3月24日,在外地工作的张珺瑶因清明节不能回老家,电话预约了德城区公益性公墓德安陵园代祭扫服务。“接到预约后,我们按照客户要求,安排工作人员进行敬献鲜花、擦拭墓碑等代祭扫服务,表达对逝者的哀思,同时将整个过程拍成照片或视频发送给客户。”陵园总经理韩国伟说。
  每年清明节期间,不只是德安陵园,全市各殡葬服务机构均会提前行动,提供代客祭扫等暖心服务。我市民政部门积极开展文明祭祀、绿色清明活动,用鲜花代替烧纸,引导市民采取文明环保方式缅怀逝去亲人。“鲜花祭扫很不错,没了呛喉刺鼻的浓烟,多了淡雅清香的鲜花,寄托哀思的同时还有利于环保。”市民孙亮说。我市民政部门还开通网络祭扫通道,通过“德州民政”微信公众号,行动不便的市民在家即可“云端”祭祀、寄托哀思。
  全面提升惠民殡葬服务水平是社会公共服务的重要一环,也是广大群众的共同期盼。我市逐步优化殡葬惠民项目,取消了包括遗体整理、骨灰处理等12项服务项目费用,切实减轻群众负担。为提升服务质量,市殡仪馆把岗位责任制、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等8项规章制度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公开公示殡葬政策、服务项目、收费标准、文件依据、服务流程、监督电话等内容。积极倡树“人文殡葬”服务理念,将人文关怀融入治丧全过程,推出主题鲜花布置、追思会、沙画等项目,探索建立人文关怀服务模式,让逝者安息生者慰藉。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上接A1版)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2 版:要闻·综合】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