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我市坚持民生导向,深入推进殡葬改革——
生态礼葬成风尚 逝有所安暖民心
  

□本报记者唐晓颖本报通讯员马俊良张辉
  3月27日,陵城区民政局工作人员联系义渡口镇,详细了解公益生态安葬推进事宜。该区近期组织各村召开了党员群众代表会、红白理事会成员会,对公益生态安葬广泛宣传动员。“作为全区公益生态安葬试点,义渡口镇党员干部带头、群众积极响应,已确定清明节期间6个村进行公益生态安葬,可腾退土地525亩,这也将有助于提高‘吨半粮’产能创建项目区机械化作业水平,促进土地流转和农业产业化。”陵城区民政局局长赵梦龙介绍。
  近年来,我市坚持民生导向,倡树“绿色、生态、人文”殡葬理念,扎实推进公益性公墓建设,强化殡葬管理,绿色殡葬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殡葬改革取得显著成效。
政策引领 移风易俗 破立之间转变观念
  殡葬改革破千年旧俗、立时代新风,改变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殡葬改革工作,将其纳入生态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乡村振兴等重大决策部署,统筹推进。编制出台了《德州市绿色殡葬建设规划(2020-2035年)》,积极推动公益性安葬(放)设施建设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有效衔接。
  市民政部门全面落实四项基本殡葬服务费用减免政策,实现惠民殡葬政策全覆盖,切实减轻了群众负担。完善殡仪服务收费管理制度,全面提升殡葬服务质量,全市殡葬服务机构严格执行政府定价和指导价,实施收费公示和明码标价。
  殡葬改革的难点在农村,尽管大多数群众对大操大办、人情攀比等丧葬陋习并不认可,但受传统观念影响不得不“随大流”。我市加大殡葬改革宣传力度,通过报纸、电视等新闻媒体宣传以及进社区、进村庄开展宣讲,让群众知晓殡葬惠民政策和殡葬改革的重大意义。
  红白理事会是我市实行殡葬改革、推进移风易俗的一大抓手,成为规范群众治丧的重要力量。在乐陵市杨安镇王佰仟村,红白事不仅有了“硬杠杠”,还被写入村规民约,得到村民的一致认可。“我们处理好破与立的关系,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引导村民破陈规陋习、倡树文明新风。在我们村,厚养薄葬成为风尚,大家都争做孝老爱亲的好榜样。”王佰仟村党支部书记、红白理事会会长王风明说。
  与王佰仟村一样,我市所有村(居)均已成立红白理事会,并将移风易俗纳入村规民约,文明节俭办丧事观念深入人心。
  绿色殡葬 节地惠民 农村公益性公墓全覆盖
  不久前,庆云县常家镇李营村村民于树华的父亲病逝。按照老人遗愿,他将父亲安葬在村里的生态公墓。“父亲生前就非常认同绿色殡葬,他说‘耕地是咱农民的命根子,坟头越来越多,不是长久之计’,叮嘱我们,他去世后丧事从简,火化后在生态公墓安葬。”于树华说。
  李营村有人口1048人、耕地1460亩,作为传统农业村,存在人多地少的情况。为解决坟墓占地问题,2018年10月,村党支部书记刘长升与村“两委”商议,通过集体筹资、上级部门扶持、周边企业帮助等方式筹措资金,建设生态公墓。2019年初,有2500余个墓穴的李营村生态公墓建成,并配套建设了停车场、吊唁大厅等基础设施,可辐射周边15个行政村。 (下转A2版)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生态礼葬成风尚 逝有所安暖民心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1 版:要闻】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