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走进德州市殡仪馆,倾听一线殡葬工作人员的故事——
做好生命最后的“摆渡人”

赵炎涛擦拭殡仪车


王健用鲜花为逝者铺棺


石峰接运逝者火化


  □文/图本报记者 马乐 杨戈
  电影《人生大事》里有句经典台词:“人生除死无大事。”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常年与死亡打交道,用精湛的技艺,让逝者安息,给生者慰藉。他们便是殡葬工作者——生命最后的“摆渡人”。清明节前夕,记者走进德州市殡仪馆,倾听一线殡葬工作人员守护在生命终点的故事。
遗体接运班工作人员赵炎涛——平稳护送逝者最后一程
  “叮铃铃……”电话铃声划破了市殡仪馆的宁静。电话一响,意味着有人辞别了这个世界。接到电话,问明地点,遗体接运班工作人员赵炎涛便开车出发了。
  在殡仪馆的岗位中,遗体接运班的遗体接运员是冲在最前线的,逝者的家中、养老院以及医院,是他们最常去的地方。此外,在一些突发事故现场,除了警察、法医外,也不乏他们的身影。
  43岁的赵炎涛已经在市殡仪馆工作了20余年,他始终记得刚入职时,师傅跟他说过的一句话:“一定要设身处地为逝者及家属考虑”。逝者为大,接运工作有着规范而严谨的流程。每次出车前,赵炎涛都要对车辆做好安全检查、卫生保洁,备齐必要的物品。接运过程中,对遗体要轻抬轻放,避免磕碰。面对情绪激动的家属,要多加安慰。
  赵炎涛回忆,有一次他从医院接到遗体,发现行车路线经过逝者的家,便询问随车家属要不要让老人回家“看看”。家属一听,眼泪决堤。这位逝者生前因病住院多年,一直想回家看看,但并未如愿,家属对他善意的提醒充满感激。
  驾驶殡仪车最重要的就是稳,十分考验驾驶员的技术。一次,一名年轻人在厦门意外离世,家人悲痛欲绝,唯一的要求就是让逝去的孩子回家乡火化。由于经验丰富、办事可靠,这项任务落在了赵炎涛和另一位同事身上,他们驾驶车辆,来回4000余公里,花费3天时间将遗体安全接回。“接到遗体后就要立即返回,一路上车辆不能熄火,我和同事轮流驾驶,陪逝者走完了最后一段安稳的路。”赵炎涛说,那种累是难以想象的。
  全天候待命,随叫随到,家中的大小事总是无暇顾及。7岁的女儿时常询问爸爸的工作,每到这时他都像电影《人生大事》主人公莫三妹一样,说自己是“种星星的人”。
  “每个行业的存在,都有神圣的意义,我们能做的就是踏踏实实把工作做好。”赵炎涛表示。
礼仪服务班工作人员王健——让逝者与世界体面告别
  “有几朵花蔫了,换一下。”“音响调试好了吗?”“信息再核对一遍。”……
  在市殡仪馆的告别厅内,王健和同事正按照家属要求,一丝不苟地布置现场。准备就绪后,追悼会在王健的主持下有序开始。在哀乐声中,亲朋好友纷纷上前与遗体告别、声泪俱下。尽管经历了无数次这种场面,王健还是会触景生情。
  王健大学学的现代殡仪技术与管理专业。她所在的礼仪服务班共有6人,全部是女性,主要负责主持追悼仪式、接待祭拜人员、引导家属祭拜、朗读悼文等。
  “我们告别的不是一具具冰冷的遗体,而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我们要让逝者体面地离开这个世界。”王健说,她所在的团队一直致力于做好温情服务,告慰逝者安慰生者。她们专门外出学习司仪主持、遗体铺花、遗体化妆整容等技能,积极探索全新的服务模式,满足不同家属的个性化需求。
  有一次,一位年轻的女孩去世被送到殡仪馆,家属提出想让孩子离开时保持最美的容貌。王健与同事花了很长时间为逝者换上了亲人带来的衣服,并用她生前最喜欢的花做了鲜花铺棺。女孩的父亲看到后热泪盈眶,久久凝望,仿佛要把女儿最后的样子刻进脑海。
  “每个人离开的方式都不一样,有的安详,有的却遭遇意外不幸丧生,无论是谁都有体面离开世界的权利。”王健说,让她印象最深的是为一位意外溺亡的少年遗体整形。因长时间泡水,遗体已肿胀变形,皮肤一碰就成片掉落,只能进行缝合。那天王健和同事花了2个多小时,基本恢复了逝者的容貌。家属看到后大哭,双双下跪感谢。
  对于王健而言,这份职业就像一扇探索生命意义的窗口,让她对生命有了新的思考。“只有珍惜当下,过好每一天,我们才能直面生死。”
  如今国内越来越多的学校都开设了殡葬专业,王健十分欣喜。她表示,社会在进步、人的思想也在进步,希望能有更多新鲜血液加入殡葬行业。“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这是一份体面而神圣的工作,我会坚持做下去并且做得更好。”她坚定地表示。
火化班工作人员石峰——无惧高温守候人生终点
  “姓名、性别、年龄、存放位置……确认无误,遗体火化程序开始。”3月30日上午9点,火化班工作人员石峰和同事认真工作着。核对过程需要万分谨慎,这是对每一位逝者的尊重。
  殡仪馆所有工种中,火化工是最后服务和送别逝者的人。市殡仪馆平均每年火化3000多具遗体,一天就有十多具。41岁的石峰,从2005年入职以来一直在火化班工作。在他看来,做好这份工作,就是要“胆大心细”。
  石峰介绍,遗体送到后,他们要对照单据反复确认,遗体上是否有明显损伤、有几处损伤都要详细记录。遗体进入火化炉前,还要再次核对,确保无误。收集骨灰装进骨灰盒时,他们的动作会格外细心,递交骨灰盒一定双手捧给家属。
  每年的七八月份是火化工们最难熬的时候。户外30多摄氏度的高温,室内1000摄氏度炉火散发出来的热浪,让整个车间像个大蒸笼。每次工作后都像是淋了一场大雨,脱下来的衣服能拧出水来。火化间里没有空调,因为遗体火化需要大量氧气才能保证充分燃烧,而且焚化过程中必须保持通风。
  石峰介绍,一般情况下,火化一具遗体需要50分钟左右,遇到特殊情况时间可能更久。在此期间,火化工基本不能离开,随时关注火化情况,根据经验及时调整油量、风量和温度等。
  这份工作对石峰触动最大的是对生命的悲悯,看到一些年轻生命因为意外早早逝去时,他心里会很难过。人活着,就应该珍惜生活、热爱生命。
  实际上,火化工作的收入并不高,还要承受部分来自社会的压力。石峰从来不跟周围朋友提起自己的情况,喜事、聚会等也很少参加,怕别人忌讳。但他从来没有想过转行:“这里是人生的最后一站,要当好‘摆渡人’。”
  每当炉膛火光升起时,石峰和同事都会脱帽鞠躬,以示尊重,也是在替亲属们向逝者做最后的告别,希望他们一路走好。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做好生命最后的“摆渡人”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3 版:人物】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