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袁桥镇大王村推进移风易俗——
积分“兑”出文明新风尚
  

□本报记者李莉本报通讯员曲学波
  “禁燃区不允许燃放烟花爆竹,如果再发现孩子放烟花就要扣除你家积分了。”近日,在德州天衢新区袁桥镇大王村,村委会委员孙敬园和王世刚吃过早饭就在村里四处巡查,看到几名儿童正在燃放烟花,便及时制止并劝说其监护人加强监督。
  积分制是大王村推进移风易俗,倡树文明新风的有力举措。大王村现有300多口人,2014年12月村民搬迁上楼,虽然生活环境极大地改善了,但红白事大操大办、铺张浪费成风,杂物乱堆乱放、随地吐痰、乱扔烟头等不文明现象依然存在。
  为了改变这些陋习,加强精神文明建设,2018年,大王村在成立红白理事会、制定村规民约的基础上,又启动了积分制改革。通过党建统领,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把助人为乐、人居环境整治、志愿帮扶等进行积分量化,年终根据村民积分情况进行总结表彰。同时,通过大喇叭广播、公告栏张贴、入户宣讲等形式广泛宣传,深入浅出地为村民讲解推进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的重要意义,让大家自觉树立文明、节俭意识,争做移风易俗的倡导者、践行者和传播者。
  积分制规定红白事要按照村红白理事会章程办理,严禁大操大办、铺张浪费;在家庭美德方面,要家庭和睦、邻里和谐,尊老爱幼、孝敬父母;在人居环境方面,自觉保持整体环境日常整洁美观……“遇到谁家不理解、不配合的,村里党员干部便主动上门,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耐心为大家讲解,引导村民行文明事、做文明人。”村民王永胜说。
  渐渐地,村民尝到了移风易俗带来的甜头:村居环境越来越美丽,邻里关系越来越和谐,大家还改掉了铺张浪费、大操大办的不良习俗,钱包鼓起来,日子越过越红火。
  为了充分调动村民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村民参与移风易俗的热情,村里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了文化书屋,让村民利用空闲时间学习“充电”;组建起了文艺队,组织开展文艺汇演等;定期开展宣讲活动,内容涵盖教育、文化、健康健身、法律等多方面内容,全面提升村民自治水平和能力。
  “通过积分制推进移风易俗,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村民的精神面貌,让村民从‘看客’变成了主人翁。如今在我们村,人人都是移风易俗的‘代言人’,村里处处透着文明的气息,好人好事更是层出不穷,邻里团结、尊老爱幼、互帮互助成了新风尚。”大王村党支部书记王洪刚说。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积分“兑”出文明新风尚
  本文所在版面
【第 B1 版:民生】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