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一把手”营商环境项目
  

(接上期)
打造“四个一”数智办电新体验
(市发展改革委、国网德州供电公司,“获得电力”指标争先进项目)
  一、项目概述
  创新业务申请“一键下单”、政企协同“一链办理”、水电气暖“一揽服务”、过程监督“一电管控”的“四个一”数智办电新体验。
  二、项目先进性
  我市在提升客户便利度方面整体位于全省前列,打造“四个一”数智办电新体验是贯彻上级供电公司决策部署的又一创新突破,将在全省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三、项目目标
  打造“四个一”数智办电新体验,客户服务满意率达到99%以上。
  四、项目内容
  一是业务申请“一键下单”,实现办电极简单。推广网上国网、掌上电力等线上办电渠道,实现“一点即办、一趟不跑”。深化“物流式”办电,全面应用“办电e助手”,实现业务线上申请、供电方案“远程预编、线上立答”、办电进度线上查询、竣工验收“云上办理”,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无感服务。二是办电过程“一链办理”,实现办电极快捷。联合市行政审批服务局1个工作日内“一键获取”企业立项信息,超前储备方案、现场摸排,“主网、配网、用户接入”一体规划建设,让“电等企业”。推广业扩全流程“链长制”,打造营销、发展、运检、调控等“1+N”服务团队,实现“接到需求开工,早于需求竣工”。盘活电力设备资源,打造全省首个专业仓综合体运营典范,实现全市资源在线可视、统筹调配,电力物资配送“3个限时达”,配送时限压降至2个工作日以内。三是水电气暖“一揽服务”,实现业务最协同。深化政务信息共享成果应用,3月底前依托营销 2.0系统全省率先实现水电气暖业务“线上通办”“房产+水电气暖云过户+联合勘探”,用“数据跑路”代替“客户跑腿”。四是过程监督“一电管控”,实现办电更透明。全省创先开通稽查监督热线(0534-7612220),新装业务“线上办理即推送、线下办理即告知”。加强业扩服务现场管控,高压业扩全部应用行为记录仪,现场服务一次性告知客户办理时限、“三不指定”、业务收费标准等政策要求,全年不发生一起“体外循环”“三指定”行为。健全服务后评价闭环反馈机制,确保客户服务满意率达到99%以上。
“一企一册”打造客户安全可靠用电环境
(市发展改革委、国网德州供电公司,“获得电力”指标补短板项目)
  一、项目概述
  通过政企联合开展客户供用电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提升安全运行水平,增强供电可靠性。
  二、项目目标
  2023年底存量分界开关配置率由50%提升至90%以上,新增客户分界开关配置率保持100%,因客户原因引起线路跳闸数量压降50%,全面提升客户供电可靠性。
  三、项目内容
  一是开展重要客户“安全过关”行动。完成全市60个重要客户的供用电安全隐患“一户一册”联审,协助客户排查隐患并制定治理方案,6月底前实现客户侧存量隐患清零。建立分级包保机制,常态化开展“上门走访”,及时发现客户经营业务范围、运行方式变化等情况。破除“产权分界点”思维,协助客户完成应急预案修订、保护定值校验等工作。开展重要客户“免费做试验”服务,切实解决客户实际困难。二是推进高压客户开关“看门狗”管理。梳理全市高压客户分界开关台账,按照客户现存隐患风险等级制定“分期分批”更换计划,力争2023年底存量分界开关配置率由50%提升至90%以上,新增客户分界开关配置率保持100%,切实减小客户侧故障影响范围。三是实施高压客户配电室“达标治理”。全面总结近年来客户侧故障原因,结合配电室防小动物、防火防爆、防寒防冻等措施,协助客户开展配电室“达标治理”,切实降低客户侧故障。四是开展高层建筑单电源隐患攻坚治理。对不满足双电源(双回路)供电要求的43个公线公变高层住宅小区开展攻坚治理,制定整改方案,推进完成双电源改造,力争2023年全年因客户原因引起线路跳闸数量压降50%。
云联盟 异地评 扩大跨省域合作“朋友圈”
(市发展改革委、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招标投标”指标争先进项目)
  一、项目概述
  加强与黄河流域、京津冀地区的公共资源交易区域合作,构建黄河流域、京津冀“跨域联动”远程异地评标新模式。
  二、项目先进性
  跨省域远程异地评标工作尚在探索中,与黄河流域、京津冀地区的远程异地合作后,该项工作可在省内位于前列。
  三、项目目标
  为跨区域公共资源交易提供场地预约、音视频交互、信息共享等综合服务,扎实推进深化融入黄河流域、京津冀协同发展“朋友圈”。
  四、项目内容
  一是与黄河流域、京津冀地区加强合作沟通,签订跨区域合作协议。二是优化系统功能,为跨区域公共资源交易提供场地预约、音视频交互、信息共享等综合服务。三是联合行政监督部门,选取适合的工程建设项目,联系黄河流域、京津冀地区范围内合作城市,开展跨区域远程异地评标工作。
加强省市系统互通持续提升监管服务效能
(市发展改革委、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招标投标”指标补短板项目)
  一、项目概述
  市级水利交易系统实现全流程电子化,具备大数据分析功能,与省监管系统完成系统对接,实时推送水利工程电子交易数据,实现重点环节监管。
  二、项目目标
  以省水利工程电子招标投标监管系统为基础,高效整合省、市两级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电子交易系统,实现系统对接互联、数据交互共享,并充分发挥大数据在电子评标过程中的辅助作用,增加大数据监管服务效能。并通过优化完善现有系统,细化监管手段,打造科学、高效、便民服务平台,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三、项目内容
  一是依托现有系统平台,直接部署省级水利工程电子交易系统及省水利工程电子招标投标监管系统,满足市级水利项目全流程电子交易、跨区域异地远程评标要求。二是确定试点工程招标项目,对试点项目进行跟踪监测。三是组织开展试点总结评估工作。四是大力推广电子监管系统应用,并针对发现问题,进一步完善、优化系统性能。
先进材料产业链平台筑基攻坚行动
(市科技局,“创新创业活跃度”指标争先进项目)
  一、项目概述
  围绕做优做强先进材料产业链目标,瞄准产业链条堵点、创新链条难点、企业成长痛点,实施“先进材料产业链平台筑基攻坚行动”,统筹配置科技创新资源,坚持项目、平台、人才、企业一体化布局,鼓励企业牵头联合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等科研力量协同创新,探索关键核心技术新型举国体制的德州模式。
  二、项目先进性
  目前,我市先进材料领域创新平台81家。此项目瞄准创新链条难点,集中进行产业链平台建设攻坚,以创新平台建设为突破点,聚焦先进材料产业链打造创新链。
  三、项目目标
  通过实施“先进材料产业链平台筑基攻坚行动”,大力推进链上企业创新平台建设,促进企业开展研发活动,建立研发机构,力争创新平台增加10家以上。以创新平台为载体,聚集创新要素,完善创新链建设,推动科技赋能产业发展,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四、项目内容
  一是支持链上企业设立研发机构,推进建设一批技术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等重大创新平台。二是建立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突破一批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三是统筹项目、企业、人才、平台、金融等科技创新资源产业需求,精准匹配,为加快推动产业现代化、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德州市科技查新咨询服务
(市科技局,“创新创业活跃度”指标补短板项目)
  一、项目概述
  为德州创新主体提供科技查新报告、科技信息咨询等服务。目前,德州市无专业机构为创新主体提供科技查新服务,通过德州科技情报“一站式”服务平台和建设高素质科技查新咨询队伍,免费为我市创新主体提供科技查询报告、科技信息咨询等服务,方便创新主体科技研发。
  二、项目目标
  科技查新是通过检出文献的客观事实来对项目的新颖性作出判断。通过科技查新可以了解国内外有关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研究开发方向,为科技研发人员提供可靠丰富的信息,避免重复研究问题,并能总结前人做过的研究,吸取经验教训,加快现有研究进度,防止重复研究开发而造成的人力、物力、财力浪费和损失。
  三、项目内容
  一是依托德州市科技情报“一站式”服务平台作为文献数据资源。二是搭建线上受理模块创新主体,根据科技查新流程通过线上提供科技查新所需材料。三是通过线下对接,待科技查新报告完成后,可在线上直接打印出具报告。
实施“惠企保畅”工程 打造舒心交通环境
(市公安局,创新性项目)
  一、项目概述
  进一步实施“惠企保畅”工程,以精细化管理为载体,着力破解城市道路交通管理难点问题,为企业发展创造安全畅通、和谐有序的道路交通环境。
  二、项目先进性
  智能交通建设已完成顶层设计,正对标国内先进加快推进。放宽重点车辆限制各项措施力度大、措施实,交管服务中心接诉即办机制便民利民,在全省具有代表性。德州市交安委办公室在全省较早实现实体化运行,“1+8”联系会商等工作机制健全完善。
  三、项目目标
  推动我市更好地适应“中心城区要加快天衢新区综合物流中心规划建设”,有效解决“大车绕城”带来的进城成本高问题。
  四、项目内容
  一是推进智能交通建设。加快推进智慧交管建设,实现全市道路交通指挥调度、疏堵保畅、隐患排查、源头监管、民生服务、精准打击、监管考核等综合应用,打造全市公安交管“智慧大脑”。二是放宽重点车辆限制。进一步放宽城市道路货车通行限制,缩小货车管理区域,每天允许货车通行的时间放宽至13个小时。对新能源货车、轻型货车(含4.5吨以下货车)不限制通行,放开中型厢式、封闭式货车通行限制。利用“交管12123”App、“德州交警”微信公众号等平台,为企业提供定制化网办服务、延时预约服务,引导货车驾驶人网上申领货车电子通行码,努力实现交管业务“一网通办”。三是提高交管服务水平。高标准建设交管服务中心,健全“1+5+N”接诉即办机制和“服务中心吹哨、部门报到”联动响应机制,落实首接负责制,24小时全天候运转,确保各类交管诉求即接即办、闭环管理。四是提高协同共治能力。做强市县乡三级交安机构,定期研判形势风险、挂牌督办突出隐患。畅通多部门管理信息互通渠道,共享中高风险运输企业车辆和驾驶人信息,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加大联合惩戒力度。
突出“四网并进”创新新业态监管机制
(市公安局,补短板项目)
  一、项目概述
  加强和规范网约房、寄递物流等新业态治安管理,促进新业态经营健康有序发展。
  二、项目目标
  以加强辖区寄递物流业安全管理工作为抓手,突出“四网并进”,确保网约房、寄递物流行业等持续平安稳定。
  三、项目内容
  一是织密责任分工网,夯实管控基础。与市场监管、邮政等相关职能部门积极沟通,建立市场管理联动工作机制,明确工作职责,细化工作措施,常态化开展联合执法、联合清查行动。二是织密信息导控网,增强管控力度。按照“分类梳理,层层管控”的原则,对全市网约房、寄递物流行业及其从业人员信息进行全方位、地毯式摸排清查,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开通举报热线,对核查发现的问题,从严处理,督促整改。三是织密安全监管网,提效服务质量。强化应用德州市公安局社会治安防控实战应用系统新兴业态模块,将辖区内新业态全部纳入监管。联合相关部门,适时开展安全检查和堵卡抽样调查,重点对寄递企业落实100%实名收寄登记、100%开包验视及网约房实名登记情况进行抽查,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整改。四是织密宣教促防网,营造浓厚氛围。通过以会代训的方式,积极组织辖区内寄递物流业主及代理开展培训。发动从业单位、广大群众积极举报利用寄递物流从事违法犯罪活动的线索,形成监管合力,切实提升寄递物流业管控效能。
强化乡村地名信息管理助力城乡发展
(市民政局,“基本公共服务群众满意度”指标争先进项目)
  一、项目概述
  针对企业落地后对地名服务的需求,进一步提升城乡地名服务能力,建立完善城乡一体化的地名标志导向体系,明确标注企业所在属地,方便企业建设运营和群众识别,助力企业发展。
  二、项目先进性
  《地名管理条例》颁布后,民政部部署了“深化乡村地名服务,点亮美好家园”县级试点,省民政厅部署了“加强乡村地名管理”县级试点工作,我市突破试点范围,将全市城乡无名道路命名、设标做为落实的重点,率先在全省乃至全国完成全市城乡道路设标全覆盖,争创民政部深化乡村地名服务工作亮点。
  三、项目目标
  完善全市城乡道路标志一体化导向系统,及时编制门牌号码,将道路信息纳入百度地图、高德地图系统进行定位标识。企业完成选址后,根据建设规划同步开展新建无名道路命名和企业所在地门牌号码编制工作,对企业周边道路及标志物的命名实现无死角全覆盖。
  四、项目内容
  一是试点带动,以宁津县为试点,明确城乡道路命名方法、程序,开展城乡道路命名试点工作。二是以点带面,在全市范围完成城乡道路命名及公示,并完成路牌标志的设立工作。三是协调百度地图、高德地图进行图上标识,将道路名称纳入地图系统。四是主动对接重点招商和建设的企业项目,提前介入、超前服务,做好道路命名和门牌号编制工作。
持续规范行业协会商会收费行为减轻市场主体负担 增强服务企业能力
(市民政局,“基本公共服务群众满意度”指标补短板项目)
  一、项目概述
  全面规范行业协会商会收费行为,完善监管机制,落实减税降费政策,为市场主体减负松绑、增添活力。
  二、项目目标
  进一步规范和引导行业协会商会依法合规收费,坚决制止和查处违法违规收费行为,切实减轻市场主体负担,增强服务企业能力。
  三、项目内容
  一是清理行业协会商会不规范收费行为,制定工作计划,细化标准要求,各级民政部门组织本级行业协会商会对2023年以来的收费行为进行自查自纠,切实做到应查尽查,对发现问题做到应改尽改。查清收费项目、收费标准、收费范围、收费数额和收费依据,对违规或者不规范收费行为进行清理整治。二是落实行业协会商会会费减免政策,引导行业协会商会主动履行社会责任,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营造良好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行业协会商会按照“能免则免、能减则减”原则,落实只能降、不能增、更不能乱收的要求,主动减免经营困难会员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的会费。三是优化行业协会商会服务行业企业功能,各行业协会商会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积极反映行业企业诉求,维护行业企业合法权益,帮助企业争取党委、政府政策措施支持,主动为企业提供政策咨询、资源链接、信息交流等服务。
(转下期)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一把手”营商环境项目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4 版:权威发布】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